2011年中考语文科工作总结(5篇材料).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1年中考语文科工作总结(5篇材料).docx

2011年中考语文科工作总结(5篇材料).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1年中考语文科工作总结(5篇材料)第一篇:2011年中考语文科工作总结2011年中考语文科工作总结我校2011年语文教学依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及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以课程教材为基础,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重视语文积累和运用,注意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一、总体情况2011年中考,我校中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考上重点高中三十多人。其中,语文科A等以上人数57人。优异成绩的取得,这是我们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二、通力合作,全面提高中考成绩(一)团结互助的管理团队为创建一个团结、协作、富有战斗力的语文科组,在每周的科组活动课上,卢校长都亲自部署、安排,由科组主持会议,每个年级又设有年级组长,全体组员互相交流各自的工作方法并及时评议工作中的得失,集体研究讨论各年级在各阶段的要求、措施,以主人翁的心态统一认识、统一管理。“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一个人,无论能力有多强,但由于时间、精力有限,考虑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甚至顾此失彼。因此,我校语文组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取长补短。教师平时集体备课,每周一进行业务学习,互相交流。深入研究教材教法,毕业班吃透考试内容,收集有关中考信息,对重点题型、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包装,并及时加强训练,以锻炼学生发散思维。要求全组老师以“四心”为准则,即有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自信心,特别要求教师发扬大公无私的精神,在教学上做到团结协作。全组老师自主学习能力很强,他们积极学习新理念、新教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二)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大胆尝试有效教育我校语文组全体教师参与积极性很高,凡是上级有教育教学培训都积极参加。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全组语文教师积极参加区教研室举办的各种培训,并积极参加所在团队兄弟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还听取了张冬森、卢霜、陈健萍、王伟红等老师的培训课,收效很大。此外,我们语文组还派刘文华、吴家锦、何华燕、关意新、钟月明、张金莲、李宗芳、胡振莲、李品蓉等老师到南宁、桂林等地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和学习,回来后,又组织全组教师进行培训,并上了示范课,效果很好。(三)校本训练,校本教研活动如火如荼1、利用每周教研活动课(星期一第6节)组织教师自学有效教育的新型备课方式、课型方式、学习方式等相关知识。各教师谈体会,然后由“四会”成员刘文华老师具体评点指导,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各教师明确并基本掌握了“EEPO”有效教育的各种上课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方法和步骤。2、集体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我们的老师每上一节语文课都认认真真按EEPO的备课方式进行备课,然后利用教研课让上课的老师先说课,全组老师听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把集体意见形成教案运用到教学中去。3、深入听课。语文组领导成员经常性地深入课堂,深入教师,通过听课了解各教师有效教学的落实情况。(四)经常性开展教学比赛活动一年来,我校语文组组织了多次新型方式讲课比赛。实行全员参与的形式,先分年级进行比赛,由年级前两名参加全校竞赛,最后选出黄群、钟月明、刘文华、李宗芳等同志参加校际团队竞赛和玉州区的讲课比赛,李宗芳参加中考复习课竞赛,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三、2011年中考我校考生答题情况分析1、第一大题“识字、写字、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共5题15分。主要考查汉字的读音和书写,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纵观我校考生答题情况,其中第3题(书写题)得分率应该最低,原因是多数学生书写基本功差,笔画不规范,书写潦草,错别字现象严重,书写得满分的同学不多。2、第二大题古诗文与名著阅读,共6题23分,主要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古诗文阅读鉴赏,古文词义,句子翻泽和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等。其中第6题默写题得满分的同学不多,失分主要原因是平时不背书及写错别字和不规范书写。第8题失分也很严重,主要是学生对课本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第7题,诗歌赏析和第9题翻译,学生得分较高。3、第三大题现代文阅读,共7题23分,主要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对语句的理解和评价等方面的能力。7题中得分较好的是12、13、题。15题得分最低,原因可能是学生学生举例不贴切,分不清“观察力”和“洞察力”,整体把握文意能力不足。18题批注题,学生未看清题目要求,失分也很多,主要是平时对此类题型训练不够。4、第四大题写作与修改,共4题59分,主要考查学生自主修改文章的能力和作文能力。其中第19题失分严重,这道题考查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失分原因可能是学生平时不能正确运用和书写标点符号。第20、21题得分率较好,主要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降低了难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