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模具.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开题报告模具.doc

开题报告模具.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柳家栋班级070835学号07083518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李兵开题时间20010.6.30设计(论文)题目水表叶盒注塑模具的设计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水资源的短缺,水流量统计的越发精确,使得仪表在生活、生产中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生产仪表部件的注塑模具在各仪表生产企业是不可缺少的生产设备。产品的自动化生产广泛应用各种加工业,塑料模具自动生产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手动生产已经适应不了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注塑模具的发展是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很快,特别是最近几年注塑模具在质和量方面都有比较快的发展。我国最大的注塑模具单套重量已经超过50吨,最精密的注塑模具精度已达到2微米。多腔塑料模具已能生产一模7800腔的塑封模,告诉模具方面已能生产挤出速度达6m/min以上的告诉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及主型材双腔共挤、双色共挤、软硬共挤等各种模具。在CAD/CAM技术得到普及的同时,CAE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模具新结构、新品种、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特别是汽车、家电等工业快速发展,是的注塑模得到快速发展。水表部件的注塑模具在江浙地区发展较快,较为广泛。但是因为目前我国模具的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而且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乏诚信可靠的市场体系。还普遍存在一下几个问题:(1)产品质量不高;(2)标准化水平比较低;(3)受到外资企业的挑战,缺乏自主品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次设计的注塑模具结构简单,性能安全可靠,生产效率高,很好的实现了其预定功能。本次设计主要由主三个大的部分组成,动模板及动模板的设计、型腔结构的设计和自动分模系统的设计。本次设计的水表叶盒注塑模具与一般的传统的水表叶盒注塑模具相比,这种注塑模具有以下优点:(1)模具型腔采用了一模两腔的型腔结构,使产品能够加倍生产。整个设计过程中都进行了综合技术比较与经济评价,实现了预定的功能,不仅型腔分布显得美观,又可以实现快速作业和批量生产。(2)模具采用了自动脱离技术,可以实现全自动生产,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减少了生产成本。模具型腔的设计:模具型腔采用了一模两腔的型腔结构,采用平衡对称的结构分布方式,在确定完模具结构形式之后,可以根据零件具体尺寸设计型腔。推出机构的设计:本副模具是通过注塑机的合模机构,把力传给推板,然后通过通过固定板,再通过推杆,最后传给推件板,把工件推出的。推出零件常分为推件板、推杆、推管、成型推杆等。自动脱模机构的设计:在浇注机构出加入已经设计完成的机构,使模具可以完成工件的自动脱离,使生产方式趋于全自动。浇口的设计:浇口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应根据塑件大小、形状、壁厚、成型材料及塑件技术要求等进行而确定。浇口的位置及尺寸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初步试模,必要时还需要修改。因此浇口的位置的开设,对成型性能及成型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一般在选择浇口位置时,需要根据塑件的结构工艺及特征,成型质量和技术要求,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准备阶段:了解注塑模具在国内及江浙地区的现状和发展,查阅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拟订设计思路;设计阶段:对水表叶盒注塑模具整体部分制定总体设计方案,并通过对工件的工艺分析和工件材料的选择,拟定模具结构形式,确定型腔数量及其排列方式;硬件设计阶段:根据本课题给定的依据,对工件体积的估算及型腔数目的校核,从而确定了注塑机的类型和规格,并多注塑机的有关参数进行校核;装配阶段:校核了所设计的注塑模具机的各系统和成型零部件,并根据模具装配的要求对整副模具进行装配。总结阶段:撰写设计说明书,检查图纸,准备答辩。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2010.7.2完成选题,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2010.7.7~20010.9.28查阅、收集、资料,了解现有注塑模具的情况2010.9.29~2010.10.30完成文献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答辩2010.11.1~2010.11.15完成结构设计2011.3.4~2011.11.30完成总装配图,并进行中期答辩2011.4.1~2010.5.3完成所有图纸,说明书2010.5.4上交所有材料,指导教师和评阅老师审查2011.5.8毕业答辩2011.5.13上交所有毕业论文材料、光盘资料主要参考文献[1]陈博.浙江余姚模具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塑料科技,2007.1:2-3[2]屈伟平.我国模具制造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装备机械,2006.5:7-9[3]孙锡红.我国塑料模具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J].电加工与模具,2010:6-11[4]伊启中.模具CAD/CAM[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