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提纲.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提纲.pdf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提纲.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提纲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提纲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改变.P3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P33、向气球中吹气,气球会越来越大,这说明空气占据空间.P34、压缩空气的应用:充气城堡、足球、充气床垫、喷水壶、充气轮胎、射钉枪.P45、杯底的纸巾不会被浸湿的原因是空气占据空间.P26、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空气有质量,可以用电子秤称瘪皮球和充气以后皮球的质量来证明.P67、最早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伽利略.P68、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P89、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10、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P911、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P1012、在海边,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第二单元:研究土壤1、土壤中有水和空气.P132、证明土壤中有水的方法:用纸巾包住土,握一握,发现纸巾湿了.P133、证明土壤中有空气的方法:把土壤放进水中,发现有气泡.P134、把土壤放进水中有气泡,搅拌几下,气泡消失,静置一分钟,土壤和水出现分层.P135、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P146、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P147、保水性最差的是沙质土,渗水性最差的是黏质土,保水性、渗水性都较好的是壤土.P168、比较沙质土和黏质土的方法有哪些?P14-15答:(1)用放大镜看:沙质土颗粒大,黏质土颗粒小.(2)用手捻一捻:沙质土颗粒硬,黏质土细腻.(3)和点水握一握:沙质土握不成团,黏质土能握成团.(4)比较渗水性:沙质土渗水性最强,黏质土渗水性最弱.1/49、腐烂的动植物遗体被称为腐殖质.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土壤越肥沃.P1710、改良土壤贫瘠的方法:①种植绿肥②多施农家肥③收集落叶和果蔬垃圾做堆肥.P1811、土壤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水分.P2012、土壤对人类的贡献:①植物生长②动物安家③生产粮食④种植蔬菜.P2013、如今土壤正在受到流失和沙化的威胁.P2114、水土流失模拟实验:P21现象:无植被的土壤,水流得快且多;有植被的土壤,水流得慢且少.结论:植被能够防止水土流失.15、保护土壤的建议:①修筑梯田②植树造林③轮作或休耕④减少使用化肥.P22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1、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质量.P252、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P263、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P284、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叫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保持水平.P285、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水平面.人们利用水平面的原理制作了水平仪.P296、固体混合前后的质量大小不变,占据的空间变小.P307、搅拌和水温是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P328、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P339、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P3310、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P3411、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P34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1、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山涧.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还有人工水域,如水库.P36水域名称水域面积蓄水量是否天然形成江、河、湖、海大多通常是池塘、小溪、山涧小少通常是水库有大有小有多有少不是2、河流与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如:鲫鱼、青蛙、河虾等P373、河流与湖泊的主要区别:湖泊是封闭的有陆地包围水域,河流是线性流动的水体.4、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30%.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者积雪融2/4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P395、实验探究:河流与湖泊的形成.P37实验器材:适量油泥、水、塑料盆、喷水壶.实验步骤:(1)用油泥在塑料盆里塑造一块不平整的地形,往模拟地形“降水”选择低洼处筑坝,观察“河流”“湖泊”的形成.实验小结: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有流动的水,有低洼处的“槽”.6、中国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越来越少,人们想出各种办法补充地下水,以增加地下水储量.如:铺设透水路面、雨水回灌地下.P397、实验探究:水井中的水是哪里来的?P38实验步骤:(1)剪下塑料瓶中间一截,得到一个圆筒.(2)将圆筒竖直放入管子中央,在外围装入约4厘米高的碎石.(3)在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