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再沸器工艺设计立式热虹吸:循环推动力:釜液和换热器传热管气液混合物的密度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传热系数高。壳程不能机械清洗,不适宜高黏度、或脏的传热介质。塔釜提供气液分离空间和缓冲间。卧式热虹吸:循环推动力:釜液和换热器传热管气液混合物的密度差。占地面积大,传热系数中等,维护、清理方便。塔釜提供气液分离空间和缓冲间。强制循环式:适于高黏度、热敏性物料,固体悬浮液和长显热段和低蒸发比的高阻力系统。釜式再沸器:可靠性高,维护、清理方便。传热系数小,壳体容积大,占地面积大,造价高,易结垢。内置式再沸器:结构简单。传热面积小,传热效果不理想。釜内液位与再沸器上管板平齐管内分两段:LBC——显热LCD——蒸发段三.设计条件估算设备尺寸2.计算传热温差3.假定传热系数K查表3-15(p.91)有机液体-水蒸汽570-1140W/m2K初选设备正三角形排列p66:五、传热能力核算S0:管内流通截面积,m2di:传热管内径,mNT:传热管数IfRe>104,0.6<Pr<160,lBC/di>50(3)壳程冷凝传热膜系数计算αO(4)计算显热段传热系数KL(式3-21,p71)2.蒸发段传热系数KE计算蒸发段传热系数KE3.显热段及蒸发段长度5.面积裕度核算—30%,若不合适要进行调整六、循环流量的校核P98,表3-19(2)循环阻力△Pf△Pf=△P1+△P2+△P3+△P4+△P5①管程进口阻力△P1②传热管显热段阻力△P2③传热管蒸发段阻力△P3④管内动能变化产生阻力△P4⑤管程出口段阻力△P5p.98~100①管程进口阻力△P1②传热管显热段阻力△P2③传热管蒸发段阻力△P3分别计算传热管蒸发段气液两相流动阻力,以一定方式相加。液相阻力④管内动能变化产生阻力△P4⑤管程出口段阻力△P5Similarto△P3汽相阻力(3)循环推动力△PD与循环阻力△Pf的比值计算正常工作时,两项数值相等设计时,推动力应略大于阻力(安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