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社会管理 建设和谐新农村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强化社会管理 建设和谐新农村1.doc

强化社会管理建设和谐新农村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强化社会管理建设和谐新农村万源市白沙镇金鸡坪村充分发挥村支两委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搭建组织网络,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和教育机制,初步形成了村委会主导、社会协作、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管理大格局。一、搭建组织网络,完善管理格局。一是不断加强村级组织自身建设,该村在去年的村支委换届中,采用“四评村官”的方式,有头脑有干劲的年轻人当上了该村的“领头羊”,切实提升了村支两委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能力;二是搭建村级调解组织,建立了一支由村委委员、退休干部和青年骨干为主的村调解委员会队伍,充分发挥退休干部和青年人在推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三是大力培育、扶持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新型经济组织,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致富的同时教育群众懂法守规,学科学,学技术,更好的为村级管理建设服务。二、完善管理机制,推进制度创新。该村不断加大社会源头治理力度,规范群众理性合法表达诉求,形成了村支两委主导下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和矛盾调处机制,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一是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村内涉及民生的重大事项,在村支两委都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商议裁定,不再由个别干部独断,切实问计于群众,问需于群众,更为农村群众参与村内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3621133.htm"社会事务管理搭建一个良好平台,去年以来,该村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硬化村道公路7公里,完成房屋风貌及改厨、改厕、改圈230户,修建提灌站一座,微水池7口,微水窖300口,沼气池200口;二是建立困难帮扶制度,实行村三职干部和村民小组长对村里的特困户包户制度,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截止目前,该村有9户特困户在村干部的帮扶下脱贫致富;三是建立接访制度,村三职干部每周二、四定期在村支部活动室接访群众,各社社长每周一、三定期入户走访,寻问题问矛盾纠纷,然后将走访结果上报村支两委,一同会商解决。通过轮流接访和下访,切实将问题解决在始发之际、产生之地,做到“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四是完善大调解机制,整合村内各种资源和力量,构建以村调解委员会、村组干部、驻村干部为主的三重调解防线,形成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保证社会稳定的合力,近年来,该村没有发生一起上访案例;五是建立违法违规现象整治制度,对群众反应强烈的如摩托车无证驾驶、三轮车超载、聚众赌博等问题,一经举报,村支两委立即联合派出所、安办、交管站等部门开展集中整治,依法从严从重打击各种不道德、不合法行为,形成高压态势,发挥警示作用。三是创新思想建设,建设和谐新农村。一是不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该村以“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为切入点,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注重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教育村民,引导广大村民树立遵纪守法、邻里和睦、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尚,活动开展以来,共评选出80余户十星级文明户,强化了民间道德舆论力量的影响力和威慑力。二是注重教育引导,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该村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发放法律法规教育读本等形式教育引导村民,在此基础上,村支两委还以送村民木质对联,为集居院落命名的形式增强村民的传统文化观念,有效的树立了淳朴的村风民风。三是致力农民增收,共建和谐新农村。只有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汇集才能真正的取信于民,才能团结群众、说服群众、教育群众,共建和谐新农村。近年来,该村坚持把生产发展、农民增收作为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村支两委积极向上争取各种项目支持,大力引导群众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打活“农”字牌,念活“农”字经,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自去年以来,该村成立了蔬菜陪送中心,发展优质马铃薯基地1000亩,错季节蔬菜基地1000亩,优质西瓜300亩,新成立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培育养殖大户30户,农民年均纯收入增加11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