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实用的语文教案锦集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语文教案篇1教学内容:进行“语文天地”的练习。学生学习过程:1.连一连,抄音节。(1)学生各自认读词语。(2)学生各自拼读音节。(3)将词语与想应的音节连线。(4)将音节抄写到拼音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对写的好的及时进行表扬)2.仿照样子填空。(1)各自认读词语。(2)仿照例子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合理即可,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3)集体交流,看谁填得最好!3.听故事《好吃的帽子》。(1)教师讲《好吃的.帽子》的故事。(2遍)(2)学生思考:第一遍:a.这个故事里都出现了谁?b.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c.最后怎样了?第二遍:为什么小松鼠的帽子没了,它还特别快乐?4.看图讲故事。(1)认真观察图画,回答:a.这是在哪里?b.画面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2)你还能从图画中看出什么?了解到什么?(对有发现力和想象力的同学给予奖励)(3)将你看到的和想到的组合起来,组成一个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吧!(学生分组交流,想象)(4)集体交流。(讲得好的小朋友奖励“最棒”)一.板书设计:二.布置作业:1.将你今天听的故事和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你觉得学习语文快乐吗?为什么?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旅游时,你们是不是由爸爸妈妈带着?可是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竟然独自一人游欧洲。你们想不想了解这位小姑娘是怎样独自一人旅游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三、再读感悟,发表见解。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2.小组内交流讨论。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l)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4)出示课文插图,看插图,你认为乌塔是个什么样的孩子?4.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外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等的资料,谈一谈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有哪些不同之处,你认为外国孩子的哪些优点值得我们中国孩子学习,中国孩子的哪些优点是外国孩子所缺少的?四、课堂总结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学了本课后,你有何感受,受到什么启发。附:板书设计教案点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探究活动自主选择一题完成:1.根据搜集了解到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写一篇关于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的调查报告,并写上自己的看法和见解。2.设想如果乌塔真的到中国来旅游,你和她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她来到中国会有何感受。语文教案篇3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0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4、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解题: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一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分段。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2、交流(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3、引导分段。(1)学生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又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课文最后又是讲了什么?(2)交流。(3)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并在文中作好记号。三、分段读通课文。1、先拼读生字,读熟新词。2、分段读通课文。自己练读--指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