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劝学》精品教案精品多篇【寄语】《劝学》精品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劝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更、书、劝、学、首、迟、发”7个生字,掌握一个部首“又”。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初步理解诗意。3、通过《劝学》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2、在识字和写字的过程中,即一步巩固识字和写字的方法。教学准备:1、学生提前查阅有关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2、生字卡。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2、准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教学难点:了解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师:自从入学以来,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的古诗,谁能借着今天这个机会为大家展示一下?生自由背诵古诗。今天我们要学习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一首古诗《劝学》(板书课题)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特别漂亮,风格独特他的字被称为颜体。他很喜欢我们班的孩子,据说有一些话要对我们说,你们想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吗?生:“想”﹗想的话你可要认真听课、努力学习了!因为这番话都藏在诗里呢!你们有信心学好么?生:“有”﹗二、朗读古诗,学习生字。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字的正确读音。2、教师领读,学生感知诗的节奏。诗的节奏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3、学生自由读诗,同时找出要求认的字,借助音节学习生字。4、指名读诗,教师纠正字音。5、学生齐读古诗。6、汇报识字情况。古诗大家已经读熟了,在这个情境里字音叫得也很准。现在老师把这里的生字都叫出来,我想看看你们是否还能认得准?学生个别读、开火车读生字。1、通过“劝”字,认识一个新部首“又”。书空:横撇、点。2、多音字:更、发3、字理图学习“首”,理解“首”指的就是“头”。三、再读古诗,感悟诗意1、以各种形式读古诗。2、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感悟诗的用意是勉励青少年及早努力,不虚度光阴。3、生展示自己查阅的有关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四、指导书写生字。师:作者用28个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青少年时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如果浪费时间就只能“老大徒伤悲”了。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莫过于书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书”字。1、学生观察字的笔画、结构。2、指导书写。3、进行扩词。五、背诵古诗、巩固生字。1、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将生字卡贴到正确的位置。三()()火五更鸡,正是男儿()()时。黑()不知()学早,白()方()读书()。2、熟练的背诵古诗。第。二。课。时。教学重、难点:1、书写生字。2、积累有关惜时的名言。3、掌握两组反义词。教学设计:一、复习。1、认读生字卡。2、背诵古诗。3、在这首古诗里你有什么发现?反义词:迟—早黑—白二、指导书写。劝: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又”做偏旁捺变点。半包围结构:迟、发。三、课后练习。1、读一读。体会情境图的作用:小蜜蜂非常勤劳,我们要向他们学习。a)生自由读、开火车读。b)学生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2、写一写。指导学生把这些词写在虚宫格里,要写的美观。3、背一背。指导学生背诵惜时名言。4、听写词语。劝学头发学生迟早首长《劝学》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词的含义。2.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翻译课文;理解文意,品味人物对话,评说人物特点。3.领悟开卷有益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积累文中涉及的文言词语及两个成语,把握文意。2.难点:品味人物对话并据此评说人物形象的特点。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与准备1.方法:自读法、质疑文题法、讨论法等。2.准备:课件。教学步骤一)创设悬念,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中国古代,曾有这样一个故事: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大家知道这个故事吗?知道这位小英雄是谁吗?对,他就是司马光,司马光不仅是一位机智勇敢的好伙伴,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文学家、史学家,在他的著名书籍《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手下有一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英勇善战,曾随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后又占领荆州,在麦城生擒关羽父子,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受吴王孙权常识。但他年青时不爱读书,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孙权多次劝他学习,他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辞,还说自己一介武夫,只要会领兵打仗就行了,这不,孙权又来劝学了,这次结果如何呢?咱们一起来看一看。二)范读课文,正音断句1.师范读,生听读,注意正音断句(老师先把课文朗读一遍,请大家听清字音,明确停顿)(同学们想不想向老师一样将课文流利地背诵出来呀?其实这并不难,只要我们把这遍文章的字音读准了,停顿读清了,文意读明白了,再加上反复诵读,同学们就一定会比老师背诵得更好,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