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一、问题(wèntí)的缘起二、知识与意见(yìjiàn)是不同的2、两者所指对象(duìxiàng)不同知识是对“whatis”的回答。它所指的对象是“存在”。这种存在指向了“它必然是”、“它不可能不是”、“它必然在那里存在”的这样一个知识论的立场。(2)意见所指对象----“中间地区”“那么一个人具有意见就既不是对于有的也不是对于无的了。”“把意见看作(kànzuò)比知识阴暗,比无知明朗。”“如果我们找到了这类东西,它应该被说成是意见的对象,而不应该被说成是知识的对象;这种东西游动于中间地区,且为中间的能力或官能所理解。”----------《理想国》卷五意见所指的对象是介于“whatis”和“whatisnot”之间的东西。一般人关于普通事物的看法,游动于绝对存在和绝对不存在之间,这种看法就是意见,它所指的对象并非绝对存在或是绝对不存在的。意见一般代表了城邦的俗见。三、两者特征不同1、智慧具备四种特征:(1)知识(zhīshi)是有关“存在”状态的认识和把握,苏格拉底说知识(zhīshi)天然地与“存在”相关,“存在”在这里是一个形而上学意蕴的名词,“存在”指向了“它必然是”、“它不可能不是”、“它必然在那里存在”的这样一个知识(zhīshi)论的立场。(2)知识意味着“一”(类似于真理只有一个,参见《巴曼尼德篇》),比如“理想国”的型相就只有这“一个”,不可能有两个以上的“理想国”型相,“美”的知识(型相)也只有一个(参见柏拉图《会饮篇》211B--E)。(3)知识不是感官直接把握的,而是经由人的灵魂才能认识,因为人的感官所能把握的东西都会发生“变化”或“衰朽”,只有人的灵魂才能掌握变化多端事物背后的那些永恒不变的东西。(4)知识是一种强大(qiángdà)的能力,但知识并不是一种静态的死板的智慧,在每一个历史时代,知识都以不同的面孔出现,只有少数哲人和智慧者才能真正发现它。2、意见具备三种特征:(1)意见是城邦的另一种智慧,按照苏格拉底的观点,“意见”这种智慧的特征是它介于“存在”和“无”之间,“存在”属于永恒,那么“意见”就属于是“可变化”的,“意见”是大多数人通常拥有的智慧,但他们往往认为他们的智慧是真理。(2)“意见”始终是城邦的主流思想,“意见”既是民众的俗见,又是维护城邦统一的政治需要,“意见”不仅是属于民众的,也是统治的需要,在这里哲学与政治始终存在着潜在的冲突。(3)“知识”与“意见”又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意见”是“知识”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一个具体的表达,每一个时代的“意见”都是那个时代“知识”的化身,但在时代变迁时,由于思想的惯性,也由于人的保守(bǎoshǒu),与旧时代相联的“意见”就沦落为腐朽的意识形态,就必然要让位给新时代的意见。三、最终(zuìzhōnɡ)结论谢谢(xièxie)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