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操作系统.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闲话操作系统.doc

闲话操作系统.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闲话操作系统最近在看Eric.Raymond写的一本《Unix编程艺术》,里面讲了不少计算机的、特别是Unix的历史渊源,出于个人爱好,我对电脑的发展史一向比较关心,也看过一点相关的书本、资料,于是就当是作笔记也好,写学习总结也好,把我所知道的关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历史拉拉杂杂地写下了一点文字(如果有人喜欢看,以后也会写些其他方面的),想到坛子里也许还有同好,就贴了上来,欢迎交流,欢迎拍砖(如能有根有据地拍,那就更求之不得:)。闲话少说,开练。关于操作系统的定义,我没有找到一个权威的解释,基本上可以说,它是一个程序,一个介于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用户/开发者之间的程序,用户通过它来操作计算机,开发者用它提供的接口来编写程序。操作系统大概可算是最重要(也可算是最复杂)的程序,基本上,它决定了我们能用电脑干什么和怎样用电脑,软件当然是千变万化,不断发展,但无论是在那一种操作系统下跑的软件,必然受限于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功能,换句话说,它只能在操作系统划下的圈子里翻筋斗。第一代计算机是电子管(vacuumtube)计算机(大约1945~1959)是没有操作系统的,比如1945年问世的第一台电脑ENIAC,那玩意每秒只能做5000次加减法,连现在地摊上最廉价的计算器都不如,你给它写个操作系统,它也跑不动啊。所以那时操作电脑都是赤祼祼地跟主机打交道,要它干活,得一步步地按开关来告诉它(键盘是没有的,因为用的是机器语言,开关就够用了,后来出现了汇编语言,才出现打孔带这种输入方式),至于输出,它是靠两排小灯泡的闪烁来实现(跟眨眼睛差不多,闭着就是0,开着就是1,所以按照信息技术的理论,眉目岂止能传情,任何信息都可以通过眨眼睛来表达:)。蓝色巨人——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从这时就开始涉足计算机,在这个时代,他们推出的产品是700系列。ENIAC第二代的计算机是晶体管(transistor)计算机(大约1959~1964),这个时代的计算机都是所谓的大型机,代表产品是IBM的1403机,运算能力比第一代快多了,达到了每秒几十~几百万次,这个数字看起来还不错,操作系统够简单的话,是可以跑得动的,操作系统也就是在这时候出现的(也有一种说法,说是在五十年代中期就出现了简单的操作系统,但没看到进一步的介绍,)。那时的大型机基本上是一种型号配一种操作系统,通用?没门。这时候的计算机工程师通常也是横跨硬、软件领域,非常的牛X,比如著名的CRAY巨型机,就是由SeymourCray一手包办软硬件设计,让很多计算机FANS惊为天人,后来,苹果电脑横空出出世,StevenWozniak也曾再现这种辉煌,这种包办一款电脑软硬件设计的壮举,搁现在,相信没人可以办到了。在文明发韧之初,类似情形比较常见,古希腊的那些大牛,亚力士多德什么的,都是学贯文理,很多领域都插上一杠子,往往还成了创始人,到了牛顿,虽然差点,文科基本没沾边(神学据说他钻研颇深,但成就如何不得而知),但在理科的好几个领域也是开宗立派、威风八面,现在的科学家大概只有高山仰止的份了。但学术的传承有好几千年,牛顿到现在也有三四百年了,而计算机的历史到今天满打满算也不过六十一年,居然就到了这份上,可见其发展之快。IBM7090SeymourCray那时的操作系统跟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其实大相径庭,当时只是把它称作BatchSystem,它的功能也非常单一,仅仅是把一些常用的操作指令进行了封装以供程序调用,甚至都谈不上用户界面。但就在这个时代,有一个特别值得一提的操作系统已经开始酝酿,就是大名鼎鼎的OS/360。这款操作系统出自蓝色巨人——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之手,IBM在电脑史上的地位堪称泰山北斗,甚至有专家说过,“电脑的历史就是IBM的历史”。而“360系统”堪称IBM历史上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在61年年底,IBM开始打算实施“360系统电子计算机计划”,据当时的估算,整个计划投资约需50亿美元(这可是在60年代初,十几年前的“曼哈顿工程”才花了20亿),这是不折不扣的大手笔,要知道,当时IBM的年营业额还不到这个数字。之所以如此花钱,是因为这项计划要做一些以前没人做过的事,这将是一个通用的系统(360就是360度的意思,表示该系统全面的应用范围),该系列不同型号的计算机将能享用同样的设备,如磁带机、打印机等,能使用同样的软件,并且可以相互连接,一起工作,这些在今天看来理所当然的事,在当时可是闻所未闻。该项目在硬件设计上很有创新,乃至IBM不得不自己动手设计制造芯片(因为买不到),但更大的困难却是在软件方面,要让所有的软件适用于所有的电脑(当然,仅限于360系列),这个理念让IBM的软件工程师们伤透脑筋,投入到这个项目中的软件工程师超过2000人(Windows2000也只动用了1700名),花费超过5亿美元,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