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非理性思维的方法.docx
上传人:沛芹****ng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如何克服非理性思维的方法.docx

如何克服非理性思维的方法.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克服非理性思维的方法一、通过反复演练,养成主动地用理性思维来取代非理性思维的习惯。根据思维、感受和需求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评价情绪产生的思维是否合理来评价情绪是否合理,其评价程序说明如下:(1)识别一种你体验过的非理性情绪感受(诸如怨恨、自大或抑郁的感受)。(2)该情绪感受是由什么思维导致的?如果不止一种,弄清楚哪个思维的可能性最大。(3)确定该思维的理性程度。密切关注你用以证明该思维合理的理由。这些理由会不会并不是实际原因?你能想到其他可能的动机吗?考虑其他的解释。(4)如果你认为该感受是非理性的,那么,请准确地表达你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5)建构该情境中的理性思维。比如,当我体验到自己的愤怒情绪时,如果我要确定这种愤怒是否符合理性,那么就可以通过评价产生它的思维来评价此情绪是否合理了,具体评价如下:S1:真的有人冤枉我了吗?或者是我误读情境了吗?S2:这种冤枉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S3:还有其他的角度看待这个情境吗?S4:我是否公平地聆听了其他信息?通过追溯思考这些问题,我就能够更加理性地理解该情境。实际生活中,我们对情境的合理理解,并不能保证我们的行为是合理。比如,小李阅读了一篇关于绝症的文章,通过文章对症状的描述,小李认为他很有可能患有此绝症,这个结论让他十分沮丧。晚上,想着自己即将死亡,他越来越沮丧。很明显,沮丧就是个非理性行为,它的非理性在于,除非医生给小李做了检查,确诊他患有绝症,否则他没有理由相信自己确实患有该疾病。相反,他如果采取理性的行为,会是这样:“是的,考虑到我似乎具有这些症状,我有可能患有这种疾病,但是很多时候,健康的身体也会出现同样的症状。既然如此有可能我并没有患上这种罕见的疾病,而且这样仓促地下结论对我来说是没有好处的。还有,出于谨慎考虑,为了内心的宁静,我应该尽快去看医生,得到医生的专业诊断。在我拿到诊断之前,我应该去想其他事情,去想比未经证实的病症更加值得思考的事情。当我发现自己因为文章内容感到沮丧时,我会在脑海反复进行理性思维,并且强烈地批评自己:“嘿,不要走极端。记住,星期一你就会去看医生。不要让自己经历不必要的痛苦,有许多原因能解释你的症状,回到现实中来。记住:‘并不是世上所有的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如果有,那就去把它找出来;如果没有,那就也不要介意。’不要沉迷在痛苦中了,因为那只会降低你生活质量,百害无一益。“现在,想想下午打一场网球,晚上看一场好电影,怎么样?”二、通过反复演练,养成主动地用理性行为取代非理性行为的习惯。根据思维、感受和需求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非理性的需求和动机来改变非理性行为,其改变程序说明如下:(1)识别问题行为(让你陷入困境、给你或者给别人带来问题的行为。)(2)识别产生该行为的思维。产生这种行为的动机是什么?(3)分析动机合理的程度,不要遗漏任何重要的相关信息。(4)如果动机是非理性的,发展理性动机。(5)主动地用理性动机去代替非理性动机。有许多例子可以用来阐述上述观点。这里让我们思考一个十分普遍的非理性行为的例子。思考这个情景,人们因为不愿意克服习惯改变过程中产生的痛苦情绪而放弃改变自身的非理性行为:(1)人们意识到自身已经养成了很多坏习惯并且理性地认识到必须改变这些行为。如:抽烟、酗酒、吃垃圾食品、运动不足、花太多时间看电视、浪费钱和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等都是需要改变的习惯。(2)下定决心改变坏习惯。(3)在短时间内,人们确实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但在此期间,人们体验到了痛苦的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使人们气馁,所以人们选择放弃。在这种非理性的需求和动机的驱使下,人们会做出这样的思考:“我希望改变习惯的过程并不伴随痛苦的感受,这种坏习惯已经有好多年了,改变它产生的痛苦太强烈了,我不能忍受这种强烈的痛苦。另外,我真的没有看到改变后的行为对我有多大的帮助。虽然我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但我并没有看到很大的进展。算了,不要去改了,不值得付出这么大的牺牲。”相对而言,理性的需求和动机应该是这样的:“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我想改变一个习惯,我就必须做好忍受痛苦的准备。改变原有习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易的。但是,改变不良习惯、做出理性行动必须要忍受伴随而来的痛苦情绪。如果我不愿意忍受改变过程中的痛苦,我就不是真正地改变。与其期待没有痛苦,我不如把这种痛苦当作真正改变的信号,去欢迎它、拥抱它。不要去想:‘我为什么不得不忍受它?’要想:‘忍受这些痛苦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要记住: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总之,相对没有经过逻辑和推理加工过的自我中心反应,我们可以通过重新思考我们的逻辑和推理来改变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从而获得理性的思维和行为。左脑训练经验左脑的世界观,人类的左脑倾向于逻辑思维,是理性的脑,语言、逻辑分析、推理、抽象、计算语言记忆、书写、阅读、分类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