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2篇-专题五-科学探究试题1.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考化学-第2篇-专题五-科学探究试题1.doc

中考化学-第2篇-专题五-科学探究试题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五科学探究一、选择题1.某同学通过实验比较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他取等质量的金属粉末分别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B)金属是否放出气体收集20mL气体所需时间X是4sY不/Z是43sW是97sA.W是最不活泼的金属B.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Z>W>YC.Y一定是铜D.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X>Y>Z>W2.(2015,苏州)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B)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3.在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课题组(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甲)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C)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B.装置简洁,减少了图甲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C.白磷比红磷着火点高,使用更安全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2016,泰安)通过观察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C)A.图1:收集氧气时,氧气的验满B.图2:比较镁与铁的金属活动性C.图3:验证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D.图4:验证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二、实验探究题5.有些晶体按比例带有一定量的结晶水,带有结晶水的晶体在一定温度下会脱去结晶水。草酸晶体(H2C2O4·xH2O)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晶体。草酸晶体受热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xH2Oeq\o(=====,\s\up7(△))(x+1)H2O+CO2↑+CO↑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该信息以及所学的知识设计并开展实验,测定草酸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A、B中的试剂足量,注射器量程足够)Ⅰ.测量装置A、B的质量,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连接装置;Ⅱ.取质量为m的草酸晶体,加热至完全分解,将产物全部通入以上装置;Ⅲ.测量并记录装置A增加的质量为a,装置B增加的质量为b,装置C读数为V;Ⅳ.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利用装置A、B、C所得数据计算该草酸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盛放的液体是__浓硫酸__,装置B的作用是__吸收进入装置B中的CO2__;装置C的作用之一是测量__CO__的体积。(2)乙同学对利用装置B测量结果计算的可靠性进行反思与评价,认为反应后装置A中残留的气体会使自己的计算结果__偏大__(填“偏小”或“偏大”)。(3)甲同学依据装置A测量结果计算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__eq\f(5a-m,4m)×100%__(用代数式表示)。6.(2016,丽水)小科同学对实验中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猜想与假设】①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②全部变质,固体是Na2CO3。【查阅资料】①NaOH溶液与FeCl3溶液会发生反应,有红褐色絮状沉淀等现象出现;②NaCl溶液和BaCl2溶液均呈中性。【进行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取少量固体于小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固体全部溶解2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3取__步骤2试管静置后的少量上层清液__于另一试管中,再加入少量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絮状沉淀【解释与结论】(1)请将步骤3实验操作补充完整;(2)步骤2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检验并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__;(3)根据实验现象,可确定该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交流与评价】小科同学把步骤3中的FeCl3溶液改成无色酚酞试液,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也可以确定该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你认为是否合理?__合理__。原因:__足量BaCl2溶液与Na2CO3反应除去Na2CO3,溶液中剩下BaCl2、NaCl均呈中性,若酚酞变红色,则可说明固体含有NaOH,也就可以确定该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__。7.(2016,江西)下图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加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实验过程示意图:【甲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NaOH+CuSO4===_Na2SO4+Cu(OH)2↓__,加热后产生黑色的氧化铜。【乙组】为寻找实验中没有产生氧化铜的原因,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