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寄语】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共含3篇,由的会员投稿推荐,小编希望以下多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第1篇: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的写法与格式是什么?请参考以下这篇范文。一、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现在共人,其中包括跟班走的学生人和新转入的学生人。大部分学生已经接受了一年的英语学习,掌握了一定量的英语词汇和基础的英语会话。故本学期除了将进一步培养其英语学习的兴趣与运用英语的基本技能。在词汇教学和会话教学的基础上,扎实进行字母的四会教学以外,还要尽可能的帮助零基础的孩子,这个任务很难也很重。二、教材分析本教材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装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和创造的能力。翻阅此教材,总体感觉此教材有如下特点:1、强调语言运用本教材吸收了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选用等方面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把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结合起来,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全部动作反应法”让学生在有节奏的说唱中体验语言。2、注重能力培养本教材在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学习评价上都贯穿“学会学习”的主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的能力。3、突出兴趣出发本教材从内容、形式、方法、插图及装帧设计等方面都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装生活与实际。选择话题充分考虑小学生的`需求。4、重视双向交流本教材重视双向交流,中西方文化知识的渗透,在教学内容中选编了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的中西方文化知识。5、本教材十分重视在学习内容上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兼容闭并蓄精选学生最需要了解的最感兴趣的,最易学会的,最有普及价值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知识内容融入语言材料之中。本教材采用了“教案式”的编排体系。每册书共和8个单元,其中2个复习单元。每单元分ABC三个部分,。三、教学目标与任务1、能听懂、会说12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2、能听、说、认读66个单词和听、说、读、写26个字母并且能听、说、读写36个单词。3、能听、做、演18个游戏。4、能听、做7个“TPR”活动。5、以学会2个制作。6、能唱8首歌曲。7、能听、说、唱8首歌谣。8、以完成6个自我评价活动。9、能听懂6个幽默故事。10、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四、教学措施1、会话教学尽量做到融会话教学于情景表演之中,让学生装在表演中练,在交际活动中用。2、词汇教学本册书中的单词都是围绕话题集中归类出现的。巧用实物和卡片,在兴奋刺激的游戏中让学生学会单词。将单词的教学融于会话教学之中。充分发挥“TPR”的优势,动作与节奏相结合。3、字母教学字母是本册书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26个字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学好26个字母对学生装以后的发音、拼读和记忆是单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册书中前三个单元每单元出现6至10个字母,每个字母都配有三个以上该字母为首字母的例词,供学生在听说例词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在教学时采用填字母、画图和找字母等方法进行趣味操练。五、教学进度安排Unit1Myclassroom6课时Unit2MySchoolbag6课时Unit3Myfriends6课时RecycleOne3课时Unit4Myhome6课时Unit5Whatwouldyoulike?6课时Unit6Meetmyfamily6课时RecycleTwo3课时机动复习6课时第2篇: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猜你正在找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的怎么写?那么就给你这篇范文参考。一、教学目的任务:本册英语学习中,我们继续学习介绍朋友们,学习如何表述正在进行的动作,如何表达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何与他人进行讨论。1.能听读辨认语音,培养学生听说能力。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的词汇,句型,掌握语言材料。3.能按要求会读,会说,听懂,会写日常交际用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4.能进一步感知理解语法,掌握初步的语法知识。二、教材分析:本册英语中,我们继续学习数字的表达,自己喜欢的食品,学习如何问路,学习一些美国的节日,继续学习如何描述人、物品、动物的特征,以及如何比较这些特征等。我们还将学习如何表达能力、如何请求获得允许,以及如何描述正在进行的动作。本册教材有这样几个特点:1、注重了学生运用能力培养;2、尊重学生的差异,并让其充分发表出来;3、在承认学生之间差异的同时提供了互动互学的条件;4、设置了发展学生特长的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