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8-设计制作生态瓶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生态学年级:环境科学1001班学号:10320104姓名:王园园设计制作生态瓶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王园园(环境科学1001班10320104)中文摘要:生态瓶,就是将少量的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闭的光口瓶中,形成的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原放入的生物活力越强,生物的数量比例越适量,环境条件越适宜,这个生态系统维持的时间越长。封闭型生态瓶,对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及其比例有着更严格的要求。关键词:生态瓶稳定性自动调节恢复力稳定性英文摘要:Ecologicalbottle,isasmallamountofplants,thatdependontheplantsforfoodanimalsandotherthebiologicalmaterialsinthelightofaclosedmouthbottle,formedaartificialsimulationofmicroecologicalsystem.Thestabilityoftheecologicalsystemanditsspeciescomposition,nutritionstructureandthebiologicalfactorshascloserelationship,theoriginalintobiologicalenergyisstronger,thenumberofcreaturestheproportion,applytheappropriateconditions,theecologicalsystemtomaintainthemoretime.Closingtheecologicalbottle,ontheecologicalsystemanditsproportionofthebasicelementsofamorestrictrequirements.英文关键词:Ecologicalbottle,stability,automaticregulation前言:通过生态瓶实验,体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充分理解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水域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组成都决定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或是被破坏。1生态瓶的设计要求生态瓶必须是封闭的,瓶口用凡士林抹匀。生态瓶的各个生物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能让里面的植物见光。生态瓶中的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命活力。投放的数量不宜过多,以免破坏食物链。生态系统各部分间的比例要合适,生产者和消费者均不易太多。生态瓶内的水不能装满,要有足够的氧气的缓冲库。2生态瓶的制作方法2.1材料工具1)实验材料:金鱼藻(或眼子菜、满江红、浮萍等)、小鱼、鱼虫(水丝蚓)、淤泥、砂子、河水。2)实验用具:广口瓶、凡士林。2.2制作方法步骤1)在广口瓶中放入少量淤泥,并加入适量的水,将淤泥平铺在瓶底。2)将洗净的砂子放入广口瓶,摊平,厚度约为1cm。3)将事先准备好的水沿瓶壁缓缓加入,加入量为广口瓶容积的4/5左右。4)注意加水时不要将淤泥冲出,以免水质变混。5)加入适量绿色植物。若是有根植物,可用长镊子将植物的根插入砂子中。6)加入适量鱼虫。水蚤易死亡,加入量要少。水丝蚓必需要加。7)加入小鱼两条。注意不要用金鱼,因为金鱼的耐逆性很差。8)将瓶口作凡士林密封,生态瓶制作完成。9)将制成的生态瓶放在阳光下。注意光线不能太强,以免瓶内温度太高,影响生物的存活。每天定时观察瓶内情况,认真记录下每一点变化。2.3结果观察记录天数水质情况大鱼小鱼水丝蚓野生水草人工水草第一天早灰色正常游动正常游动,必大鱼活跃肉眼辨别不到正常正常中浅灰色栖息在水底,偶尔游动上下游动很短,在贴着瓶子和石头之间小部分泛黄正常晚乳白色混点灰色游动时间比中午长,时而栖息在水底很活跃,上下游动,多在水面上呼吸挺长的,钻在泥沙当中,部分在石头之间同上正常第二天早同上上下游动频率增多死了,漂浮在水面上很长很多,盘踞在一起同上正常中浅灰色在水中游的很急,时不时在水中扑腾同上同上部分泛黄,小部分变褐色正常晚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正常第三天早灰色安静了许多,在水面上呼吸同上同上几乎都变黄,大部分为褐色正常中灰色死了,漂浮在水面上腹部在水面上,头部和尾部沉在水中同上同上尖部变为黄绿色晚灰色同上同上同上几乎全部变为褐色同上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