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刑法知识真题题库【基础题】.docx
上传人:挥剑****天涯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6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刑法知识真题题库【基础题】.docx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刑法知识真题题库【基础题】.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刑法知识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刑法知识真题题库【基础题】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甲嗜赌成瘾,苦于无赌资,又欠了很多赌债,就想搞点儿钱花花。一日,甲持刀潜入乙家,威胁乙拿出5000元,限三日之内送到他家,否则刀不留情。某甲的行为构成()。A:抢劫罪B:抢夺罪C:敲诈勒索罪D:诈骗罪答案:C2.李某被判死缓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后又经过几次减刑,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A:13年B:25年C:10年D:20年答案:D3.吴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于7月27日考验期满,其所在服刑的监狱于当日上报了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材料。两天后即7月29日,吴某因同监舍的郑某无故辱骂他而将郑某打聋了一只耳朵(轻伤)。对吴某应当()。A:撤回减刑材料,延长考验期限B:报请当地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C:以无期徒刑和故意伤害罪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答案:C4.关于不作为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甲临街开一商店,深夜乙从甲店里买了一瓶高度白酒后,打开一气将酒喝干致大醉失控,然后将过路人丙拦住殴打致死,甲目睹这一过程既没有阻止也没有报警,甲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B:《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构成犯罪。该罪以拒不退还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犯罪C:逃税罪是一种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只能由不作为构成D:甲乱扔烟头导致所看仓库起火,能够扑救而不救,迅速逃离现场,导致火势蔓延,财产损失巨大。甲不扑救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答案:D5.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对()负刑事责任A:犯罪集团的部分犯罪活动B:自身的犯罪行为C:犯罪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D:犯罪集团每个成员犯的所有罪行答案:C6.甲因父仇欲重伤乙,将乙推倒在地举刀便砍,乙慌忙抵挡喊着说."是丙逼我将你家老汉推下粪池的,不信去问丁。"甲信以为真,遂松开乙,乙趁机逃走。关于本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甲成立故意伤害罪未遂(不能犯)B:由于甲没有造成伤害后果,所以甲不构成犯罪C:甲成立故意伤害罪中止D:甲的行为具有正当性答案:C7.孙某在13周岁的时候盗窃价值2000元的物品;在15周岁时抢劫价值1000元的物品,盗窃价值2000元的物品,抢夺价值3000元的物品;在17周岁时又盗窃价值4000元的物品,抢夺价值2000元的物品。在对孙某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其涉案财物数额应为()。A:抢夺2000元,盗窃4000元,抢劫1000元B:抢夺5000元,盗窃4000元,抢劫1000元C:抢夺2000元,盗窃6000元,抢劫1000元D:抢夺5000元,盗窃6000元,抢劫1000元答案:A8.甲和乙有仇,为报复,甲故意向乙承包的集体鱼塘投放农药,致万余尾鱼死亡。甲的行为构成()。A:故意毁坏公私财务罪B:破坏生产经营罪C:投放危险物质罪D:报复陷害罪答案:B9.甲和乙是同班同学,一起在学校住宿。一日甲独自回家,取伙食费,家中无钱,于是甲心生一计,便到乙家谎称"乙突然患病,住院急需住院押金5000元。"乙的父亲正要将钱交甲带去,乙突返家中。甲见谎言不攻自破,便夺门而逃,乙见状欲扭往派出所,甲顺手抄起铁锹将乙打伤,然后逃走。甲的行为构成()。A:抢夺罪B:伤害罪C:诈骗罪D:抢劫罪答案:D10.甲为卡车司机,一日,甲正常行驶,忽然乙从路旁窜出,抢过马路,甲躲闪不及,将乙撞倒。对此,甲的心理态度是()。A:无罪过,意外事件B:疏忽大意的过失C:过于自信的过失D:间接故意答案:A11.()未成年人制造毒品的,从重处罚。A:引诱B:欺骗C:胁迫D:教唆答案:D12.齐某很想出国,无奈手中缺钱,某日趁自己做生意的朋友吕某之子小东放学之机,骗其到自己事先租用的一所房子内,打电话要挟吕某用20万元换孩子。吕某报警,齐某发现后将小东杀死。对齐某的行为应当()。A:以绑架罪一重处罚B: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牵连犯,择一重罪处断C:以敲诈勒索罪和故意杀人罪井罚D: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答案:A13.根据犯罪主观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正确的是()。A:甲为杀人而与李某商量并委托购买毒药,李某果然为其买来了剧毒药品。但10天后甲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抛入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应成立犯罪中止B:丁为了杀害李四而对其投毒,李四服毒后极端痛苦,于是丁将李四送往医院抢救脱险。经查明,毒物只达到致死量的50%,即使不送到医院,李四也不会死。丁将被害人送到医院的行为和被害人的没有死亡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所以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