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高考语文知识点必学清单(推荐文档).doc
上传人:是你****芹呀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全高考语文知识点必学清单(推荐文档).doc

最全高考语文知识点必学清单(推荐文档).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查板块知识点清单掌握情况语言应用模块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2018取消字音字形,但是成语、词语辨析依然有2、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快速判定法:主干看搭配残缺,看并列名词,看并列动词,看否定,看介词,看数量词,看关联词,看两面词,看和字短语……论述类文本阅读(可以看试卷的5-7题)重点考查重要概念、重要句子、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整合三个小考点。具体命题时紧扣文本,不引申、不拓展。了解高考命题设置的干扰类型和设置干扰项的方法做到耐心、细心文言文阅读板块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20个)(建议:回归教材1---5文言课文)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18个):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何、乎、乃、且、若、所、为、焉、也、因、于、与、则、者。(可以看《知识清单》,默写义项;同时回归教材1---5文言课文)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词类活用、固定句式(翻译得分点)。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直译,字字落实,通顺无语病)5、断句,明大意,抓标志,6、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7、归纳内容要求,概括中心思想8、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诗歌鉴赏板块考查点: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知识点: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要特别问到,才回答此点;尤其要注意的描写手法,如动静、视听、声色、远近、虚实、白描;抒情方式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2、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4、基本题型及答法:审题问什么就答什么,是什么——为什么(结合分析)——怎么样(效果,情感)现代文阅读板块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读懂文章认真通读文章1-2遍,整体把握。理清如下要点:文章的话题(或观点)是什么;该观点是从那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或者有那几个分论点)?文章各个段落讲什么,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各段落的观点和论据分别是什么?2.科学答题(1)认真勾画题干关键词,如加引号引用原文中的词句和“原因”“结果”“具体表现”等,还有否定词“不”。如果题干上有关于引用的原文词句的问题,如“关于‘XX’的说明”“不能表明‘XXXXXX’的原因”等,首先需要从四个选项中做“答非所问”的筛选和排除。(2)对题干上表示问题性质的词语“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分析和推测(推断)”要区分。如“分析和推测(推断)”:主要考查逻辑关系,注意无中生有和因果适当。(3)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将选项逐一在文中锁定对应的信息源区域。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题目会出现一个选项在文中有多个对应的信息源区域。注意文字表述上区别越细微越要小心。(4)勾画找到的对应文字,尤其注意文中对应文字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然后作比对,圈点相异处,然后仔细辨析。(勾画圈点的文字要在旁边标上题号和选项番号)(5)注意词语和说法:如全部、都、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每个、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6)错误选项错误类型识记:A答非所问(不需要回到原文)B张冠李戴,表述A的内容说到B头上。C无中生有(缺乏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无依据等等专题部分:专题一散文第一节:分析作品的结构一、整体思路:简析时先答出运用了什么结构思路,然后再具体分层答层意。二、照应:首尾、题目、文中前后句的照应三、过渡(承上启下)四、作用类(内容、结构和特殊表现手法)(一)、文首1、结构和思路:①点明主旨,总领下文;②引出描写对象,为下文做铺垫;③点题,交代起因或缘由。2、内容:考虑句子本身表达的意思,与写作对象和主旨的联系以及对表情达意等方面的作用。3、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要考虑富有特色的语段(如反衬、对比),要结合这些特殊性答出妙处,如引人入胜,自然的引出下文,吸引读者,与下文构成对比、抑扬,激发读者深思,或交代文章写作思路等。(二)、文中内容;结构上: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特殊表现手法:(三)、文末内容上:写了什么内容,表现写作对象什么特点,,深化主旨,表达作者的情感或观点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特殊表现手法:第二节:概括段意、主题一、归纳段落内容:分析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