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加工工艺.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轴承加工工艺.doc

轴承加工工艺.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转盘轴承加工工艺流程简介1)锻件毛坯的检查在加工前首先了解毛坯的材质,锻后状态(一般为正回火状态,查阅锻件合格证即材质书).其次要检查毛坯是否有叠层,裂纹等缺陷.测量毛坯外型尺寸.测量毛坯内外径,高度尺寸,计算加工余量,较准确地估算出车削加工的分刀次数.2)车削加工2)2.1粗车:根据车削工艺图纸进行粗车加工,切削速度,切削量严格按工艺规定执行(一般切削速度为5转/分钟.切削量为10mm~12mm).2.2粗车时效:轴承零件粗车完成后,采用三点支承,平放(不允许叠放),时效时间不小于48小时后才能进行精车加工.2.3精车轴承零件精车时,切削速度每分钟6至8转,切削量0.3~0.5毫米.2.4成型精车:轴承零件最后成型精车时,为防止零件变形,须将零件固定夹紧装置松开,使零件处于无受力状态,车削速度为每分钟8转,切削量为0.2毫米.2.5交叉,三排滚子转盘轴承内圈特别工艺:为防止交叉,三排滚子转盘轴承内圈热处理后变形.车削加工时必须进行成对加工,即滚道背靠背加工,热处理前不进行切断,热后切断成型.2.6热后精车:轴承内外圈热处理后,进行精车成工序,工艺规程同2.3,2.43)热处理—3)3.1滚道表面淬火:轴承滚道表面中频淬火,硬度不低于55HRC,硬化层深度(有时客户要求可不小于4毫米,软带宽度小于50毫米,并在相应处作"S"标记.以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等)3.2热后回火处理:轴承内外圈中频淬火后需在200C度温度下48小时方可出炉.以确保内应力的消失.4)滚,铣加工—4)4.1对有内外齿的转盘轴承,磨削加工前要进行滚铣齿工序,严格按工艺要求加工,精度等级要达到8级以上.5)钻孔—5)5.1划线:在测量零件的外型尺寸后,按图纸规定尺寸进行划线,定位工序,各孔相互差不得大于3%0.5.2钻孔:对照图纸检测划线尺寸,确保尺寸正确无误后再进行钻孔工序,分体内套转盘轴承安装孔应组合加工,并使软带相间180C度各孔距误差不得大于5%06)磨削加工—6)6.1粗磨:采用中刚玉,软三颗粒度为36度,大气孔树脂砂轮进行磨削,线速度控制在1500转/分钟,防止滚道烧伤.最大磨削深度不得超过1毫米.6.2精磨:采用颗粒度46度或60度树脂砂轮磨削,磨削量要小于粗磨加工,光洁度要达到图纸规定等级7)其他零件7)其他零件—其他零件7.1滚动体:自行加工或采用定点厂家的钢球滚子,精度等级要符合图纸要求,滚动体相互差小于5%0,轴承装配前要进行表面磁粉探伤和超声波探伤,出具探伤报告.7.2保持器:采用定点厂家生产的保持器,采用材料符合图纸要求,装配使用前要进行严格检测,出具检测报告.7.3密封圈:采用定点厂家生产的密封条.装配前要进行严格检测,并出具检测记录.8)装配—8)8.1配制游隙:磨削加工后要进行试装配,以便测出初步游隙,根据计算数据及试装游隙,再进行最后磨削加工,配出最终图纸规定游隙.8.2零件检测:游隙配制完成后,要再进行最后的零件检测,并作相应记录.8.3退磁,清洗,包装并出具合格证.9)交验文件—为了使用户更好地了解转盘轴承的内在质量及材料来源等技术参数,提供以下技术资料:(1)转盘轴承合格证.(2)转盘轴承安装使用说明书.(3)轴承零件材料合格证(材质书).(4)滚动体探伤报告.(5)轴承热处理合格证10)附件—10)(1)转盘轴承合格证样本.(2)转盘轴承各零件检测记录表(略).(3)转盘轴承成品检测记录表.logsend='{"send":["view","share",{"subType":"bigIcon","sns":"kaxin001","copyright":"1","readerVersion":"3"}]}'>嵌入播放器:普通尺寸(450*500pix)较大尺寸(630*500pix)预览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