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自测题-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自测题-北师大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自测题-北师大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单元自测题一.积累与运用(22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yù帖静mì涟yī______jī_______绊蕴藉敕令篡集流水潺潺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4分)魂牵梦萦暄嚣一时顾影自恋刀剑入鞘堂而皇之改弦易撤出奇制胜想入霏霏①②③④3.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听听那冷雨》写得细腻、恰当,以繁为美,因为余光中对雨很有感情,他是通过对雨的丰富多彩的感觉,激励渲染他的情感。B.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应是绿肥红瘦”的加点词语构成反义对比,托物寄情,产生了奇特的艺术效果。C.《夜雨诗意》直接写雨的笔墨很少,也不像《下雨天,真好》有那么多的故事,更没有写风景,它主要是靠自己的感觉和丰富的联想、想象来打动读者。D.《雷雨前》中“蝉儿噤声,苍蝇逃走,蚊子躲起来,人身上像剥落了一层壳那么一爽”形象地写出了雨来临后蝉儿、苍蝇、蚊子和人的极度不适应。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的空缺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________;让那安闲的雨丝,_______;让那多情的雨丝,________;让那无声的雨丝,________。①抹去你思维上的俗②诉说你心中的爱③洗去你心灵上的尘④拨动你心底的弦A、③①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③④②①5.根据语境,续写一个句子。(3分)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们读出了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名句默写。(5分)⑴《夜雨寄北》中想象日后重逢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夜雨寄北》中把思念深情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云、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用了借代和拟人,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雨,是大自然的精灵,是古诗词中非常活跃的音符。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连续的两句)二.阅读鉴赏(48分)(一)(14分)杭州的西子湖,风雨阴晴,风光不同,然而我总喜欢在雨中徘徊湖畔。从平湖秋月穿林阴道走向孤山,打着伞慢慢散步,心沉静得像进入神仙境界。这位宋朝的隐士林和靖,妻梅子鹤,终老是乡,范仲淹曾赞美他“片心高于月徘徊,岂为千钟下钓台。犹笑白云多自在,等闲因雨出山来”。想见这位大文豪和林处士徜徉林泉之间,流连忘返的情趣。我凝望着碧绿如玉的湖面上,低斜低斜的梅花,却听得放鹤亭中,响起悠扬的笛声。弄笛的人向我慢慢走来,低声对我说:“一生知己是梅花。”我也笑指湖上说:“看梅花也在等待知己呢。”雨中游人稀少,静谧的湖山,都由爱雨的人管领了。衣衫渐湿,我们才同撑一把伞绕西泠社由白堤归来。湖水湖风,寒意袭人,站在湖滨公园,彼此默然相对,“明亮阳光下的西湖,宜于高歌,而烟雨迷蒙中的西湖,宜于吹笛。”我幽幽地说。于是笛声又起,与潇潇雨声相和。二十年了,那笛声低沉而遥远,然而我,仍能依稀听见,在雨中……7.解释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1)宜于高歌:(2)与潇潇雨声相和8.由第一段划线句子,我们想起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请你默写这首诗。(4分)9.杭州西湖放鹤亭,湖面梅花低垂,这些景观与谁有关?()(2分)A.范仲淹B.林和靖C.弄笛的人D.苏东坡10.作者从多种情感角度写自己对雨天的喜爱,选文的前两节分别是哪两种情感?(3分)11.你如何理解选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3分)(二)(17分)(1)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2)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偁在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住在竹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3)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