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职业生涯规划——怎样写简历八、学生简历之所以要把学生简历单拿出来讲一讲,是因为学生的工作经验很少,写不出东西来,显得页面不够丰满。要按我们在前面讲的格式,也很尴尬。因此我们在这里特别介绍一些弥补的技巧:1.教育背景中写相关课程。但千万不要为了拼凑篇幅,把所有的课程一股脑儿地都写上,如体育等。这样不很有效,别人也没耐心看。2.奖学金一项一行。许多学生每年都有奖学金,这样一来,也可写出三四行,甚至更多。3.拉长句子。每个句子都可加入一些词拉长一些。其实拉长并不难,难的是缩短。4.自然地多换行,多写点句。5.加大字号。可将10号,小五改成12号,小四。6.社会工作细节放在工作经历中。这样会填补工作经验少的缺陷。7.暑期工作。作为大学生,雇主通常并不指望您在暑期工作期间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当然如果您有就更好了。不过即使实在没有,就算是在父母的单位呆过几天,也不妨写上。这样也算是显得接触过社会,了解了些行业,做过了些工作。但您一定要能说上几句才写在简历上。否则将来面试时,您恐怕会被问得张口结舌,显得很尴尬。8.中学情况。一般都不写。当然,如果您在中学时得过国际奥林匹克比赛大奖或全国性的大奖,不妨提上一笔。九、特别注意1.绝无拼写错误。现在文字处理软件都有拼写检查(SpellingCheck),您实在没有理由拼错,否则雇主会觉得您连最基本的东西都不去做。这是完全不能容许的错误。2.心相近字。这是拼写检查查不出的错误,要尤为小心。例如,有一位专业是经济学的同志,他本应写Major:Economics(专业:经济学),但却误写成了Mayor:Economy,摇身一变,成了主管经济的市长。3.避免明显的语法错误。这并不是说一点儿语法错误都没有,因为英语毕竟不是咱们的母语,稍微有一点小错,别人也是能够谅解的。4.请友人帮忙看一下,这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方法。一是从拼写、语法、句式等方面来看,有无错误;二是从构思的角度上来看,有没有更合适、更恰当的表达。旁观者清,换一个角度,别人经常能提出一些特别好的建议来。5.Objective(客观/偏见)写不写?有人写,有人不写。其实写和不写各有利弊。如果写上,当然显得目标明确,非这个行业、这个部门不可,但同时也就限制了您在别的行业求职的可能性。比如,毕业生在申请时明确写上了所选部门,那么万一这个部门没有录用您,而您又不是非这个部门不可,您就很可能失去了在其他部门工作的机会。通常美式简历的规范写法都是不写Objective的。十、纸与字体1.黄色的故事:1997年,某君在香港最大的“人”字猎头公司(ExecutiveAccess)做金融猎头。当时金融市场的状况是蛮好的。有个在国内做过银行,之后到美国念书的人,来香港找工作。他觉得以自己的资历在外国银行谋到个一官半职应该不成问题,但找了半天都毫无结果。后来通过朋友介绍找到我,让我给他出点主意。他一边给我看他的简历,一边抱怨说:"你看,我每发一份都没消息,到最后找工作的事全黄了。"我一看,发现他使用的纸的颜色的确是够黄的,于是我说:"就是因为您的纸的颜色太黄了,所以每发一份就都黄了。"他辩驳说他还是听了别人的意见特意去找的那种看上去泛黄的纸张。其实他用的这种纸根本不是简历专用的高级米黄色钢古纸,而是"黄过了头"的宣传广告纸,即大字报纸,所以一发出去便杳无音信。2.规格,至少80克,或100克左右。在北京许多打字社、复印铺都用60、70克的纸,这类纸往往显得轻飘飘的,质感很差,这是会丢分的。3.尺寸,A4,即29.7厘米长,21厘米宽。4.字体,建议用TimesNewRoman或Palatino。哈佛商学院的字体是"Palatinopreferred,TimesNewRomanacceptable."5.字号,一般最好用10号,即小五。不过,就象刚才讲的那样,在学生简历中也可用12号字,即小四。6.打印一定要用激光打印,这无非是稍微贵一些。另外,还要注意尽量要提前一点打好。因为在光洁的打印纸上检查文字会比在屏幕中搜索更能找到简历中细微的错误。一旦发现问题,再回过头去订正就难免手忙脚乱。因为谁知道打印机会不会塞了纸,缺了墨或出了什么别的差错,到时候再抓耳挠腮就来不及了。匆匆而就的简历往往疏于斟酌而出现纰漏,专业人员一眼就能看出来。7.间距,上下(天地头)一样,约2-3厘米;左右一样,约1.2-2.5厘米;最左边的bulletpoint到左页边的距离保持在3.8-5厘米。面试技巧面试前的准备知己知彼1)事先了解一些企业背景也就是先在家做一些调查(homeworkorresearch)。具体了解的问题可包括:企业所在国家背景、企业所处整体行业情况、企业产品、企业客户群、企业竞争对手、企业热门话题以及企业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