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数学上学期同步测试第3单元湘教版选修21高二.docx
上传人:朋兴****en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高中数学上学期同步测试第3单元湘教版选修21高二.docx

2022年高中数学上学期同步测试第3单元湘教版选修21高二.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高二数学试题【湘教版】选修2-1第3单元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74分,第二卷76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5分,共60分)。图1.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M为AC与BD的交点,若=,=,=.则下列向量中与相等的向量是()A.B.C.D.2.在下列条件中,使M与A、B、C一定共面的是()A.B.C.D.3.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若AB=BB1,则AB1与C1B所成的角的大小为()A.60°B.90°C.105°D.75°4.如图,ABCD—A1B1C1D1是正方体,B1E1=D1F1=,则BE1与DF1所成角的余弦值是()图A.B.C.D.5.如图,A1B1C1—ABC是直三棱柱,∠BCA=90°,点D1、F1分别是A1B1、A1C1的中点,若BC=CA=CC1,则BD1与AF1所成角的余弦值是()图A.B.C.D.6.正四棱锥的高,底边长,则异面直线和之间的距离()AA1DCBB1C1图A.B.C.D.7.已知是各条棱长均等于的正三棱柱,是侧棱的中点。点到平面的距离()A.B.C.D.8.在棱长为的正方体中,则平面与平面间的距离()A.B.C.D.9.在三棱锥P-ABC中,AB⊥BC,AB=BC=PA,点O、D分别是AC、PC的中点,OP⊥底面ABC,则直线OD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A.B.C.D.10.在直三棱柱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侧棱,D,E分别是与的中点,点E在平面ABD上的射影是的重心G。则与平面ABD所成角的余弦值()A.B.C.D.11.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3,侧棱,D是CB延长线上一点,且,则二面角的大小()A.B.C.D.12.正四棱柱中,底面边长为,侧棱长为4,E,F分别为棱AB,CD的中点,。则三棱锥的体积V()A.B.C.D.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每小题6分,共24分)。13.在正方体中,为的中点,则异面直线和间的距离。14.在棱长为的正方体中,、分别是、的中点,求点到截面的距离。15.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B1C1和C1D1的中点,点A1到平面DBEF的距离。16.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A1B1的中点,求直线AE与平面ABC1D1所成角的正弦值。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共74分)。17.(12分))如图,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a,M为的中点,点N在'上,且,试求MN的长.18.(12分)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BC=2,原点O是BC的中点,点A的坐标是(,0),点D在平面yOz上,且∠BDC=90°,∠DCB=30°.(1)求向量的坐标;(2)设向量和的夹角为θ,求cosθ的值图19.(12分)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一直角梯形,∠BAD=90°,AD∥BC,AB=BC=a,AD=2a,且PA⊥底面ABCD,PD与底面成30°角.(1)若AE⊥PD,E为垂足,求证:BE⊥PD;(2)求异面直线AE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20.(12分)如图,在矩形中,点分别在线段上,.沿直线将翻折成,使平面.(Ⅰ)求二面角的余弦值;(Ⅱ)点分别在线段上,若沿直线将四边形向上翻折,使与重合,求线段的长。21.(14分)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点E为棱AB的中点,求:(Ⅰ)D1E与平面BC1D所成角的大小;(Ⅱ)二面角D-BC1-C的大小;(Ⅲ)异面直线B1D1与BC1之间的距离.22.(14分)如图5:正方体ABCD-A1B1C1D1,过线段BD1上一点P(P平面ACB1)作垂直于D1B的平面分别交过D1的三条棱于E、F、G。(1)求证:平面EFG∥平面ACB1,并判断三角形类型;(2)若正方体棱长为a,求△EFG的最大面积,并求此时EF与B1C的距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ABAACABDBAC二、填空题13.;14.;15.1;16.。三、解答题17.解:以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