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数字测图的外业一、野外数据采集原理一个优秀的数字测图系统通常支持多种数据采集方式。目前大比例尺野外数字测图主要使用全站仪采集数据,故本课程主要介绍使用全站仪实施野外数据采集的方法。2.地形点的描述3.数字测图与常规测图外业工作的区别:(2)边控制边碎部,提高野外作业效率(3)测距长且精度高(4)不受图幅及比例尺的限制(5)控制点减少,碎部点增多在常规测图中,作业员可以对照实地用简单的几何作图绘制一些规则的地物轮廓,用目测绘制细小的地物和地貌形状。而地面数字测图对需要表示的细部也必须立尺测量。地面数字测图地物位置的绘制直接通过测量计算的坐标点,因此数字测图的立尺位置选择更为重要。4.数字测图的作业流程5.外业作业人员的组织特殊情况下,外业作业组最少人员配置为2人:一个观测员,还负责操作便携机;一个跑尺员。只要便携机配置的测图软件所提供的操作十分方便(人称“傻瓜”软件),而且作业人员对它的操作又很熟悉,这个方案是可以实现的。用电子平板测图,从人员组织到各种测量方法的自动解算和现场自动成图,真正做到内外业一体化,测图的质量和效率都将超过传统的人工白纸测图。6.野外数据采集模式1.数据编码概念野外数据采集仅用全站仪或其它大地测量仪器测定碎部点的位置(坐标)是不能满足计算机自动成图要求的,还必须将地物点的连接关系和地物属性信息(地物类别等)记录下来。一般用按一定规则构成的符号串来表示地物属性和连接关系等信息,这种有一定规则的符号串称为数据编码。2.地形编码设计应遵循的原则3.现有系统所采用的地形编码方案(1)三位整数编码(续)(2)四位整数编码(3)其它编码(4)无记忆编码系统连接信息可分解为连接点和连接线型。当测点是独立地物时,只要用地形编码来表明它的属性,即知道这个地物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符号来表示。如果测的是一个线状或面状地物,这时需要明确本测点与哪个点相连,以什么线型相连,才能形成一个地物。所谓线型是指直线、曲线或圆弧线等。大厅测点示意图四、控制测量1.导线测量2.交会测量3.GPS定位技术基本思想(1)收集资料(2)求定测区转换参数(3)基准点的安置和测定①应有正确的已知坐标②地势较高且交通方便,视野开阔③周围不产生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及没有其他干扰源,以防数据链的丢失GPS-RTK流动站观测按快速静态测量模式进行,将GPS流动站安置在待测点,静止地进行观测。当解算载波相位的整周模糊度未知数得到固定解,解算结果的变化趋于稳定,且其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平面:±2cm,高程:±3cm)时,便将解算结果存入电子手簿,结束该站点的观测。基准站宜布设在测区内中央最高控制点上,旁边不能有大面积水面、高大树木、建筑物或电磁干扰源(如电台的发射塔、高压电线等)。使用高增益天线。电台不宜放在离GPS接收机过近的地方,否则电台信号会干扰GPS卫星信号。同时,电台的信号线和电源线过长时不宜卷起来,这样会因为涡流而产生磁场,干扰GPS信号。提高基准站和流动站的天线高度。摸清仪器的特性、能否达到仪器的标称精度、在各种条件下的测量误差和作业半径。每天工作时观测的第一个点必须是已知控制点,以检核RTK测量结果是否正确。GPS信号失锁时需要重新进行初始化(即静止观测几分钟),等到重新锁定卫星时再进行碎部点观测,为了确保安全可靠最好回到一参考点上进行校核。选择作业时段,根据本地区情况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卫星观测数量一定要达到5颗或5颗以上方能进行观测记录。(1)卫星信号问题(2)数据传送问题(3)距离问题上述因素影响了RTK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在城市遮蔽地方,仍需采用常规方法测量。(三)控制测量的作业内容(一)选择碎部点的注意事项对于有方位的独立地物,应测定两个点的坐标,取两点的中点即为独立地物的中心位置,并以两点的连线确定符号的方位。任何依比例的矩形地物,只要测出三个角点的坐标,第四个点的坐标可由程序计算。房屋的附属建筑(如台阶、门廊、凉台等)和房屋轮廓线的交点不实际测量,而是按垂线法计算出交点的坐标。依比例的双线地物,如道路、沟渠和河流等,测定两侧边线特征点的坐标。铁路测定中心线上点的坐标。圆状地物应在圆周上测定均匀分布的三点坐标。较小的也可测定对径方向的两个点的坐标。圆弧线一般应测定起点、终点和大致中间的一点。在绘制等高线范围内的坎和坡,应量出比高和测定坡脚线的高程。如测绘系统给出标准图块,则必须按标准图块标注的点测定其坐标。(二)碎部测量的常用方法2.直角坐标法3.距离交会法4.方向(角度)交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