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出自《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而我对于这句话的最初印象来自于电视剧。对于从小就喜欢看战争、谍战类电视剧的我来说,这句话可以说是深刻脑海,在得知伟大领袖毛主席曾写过同名的文章,立刻拿来拜读,颇有感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是毛主席写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时间是一九三〇年一月五日,这是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针对党内出现的盲动主义和悲观主义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用深入精辟的分析澄清思想混乱的一篇重要文章。1927年大革命后,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由蒋介石直接领导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将捕杀的网罗张遍了全中国,一场“白色恐怖”蔓延全中国。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革命进入了低潮。虽然如此,共产党人却并没有被严峻的考验吓倒,他们领导了武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开启了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篇章。其后,毛浙东领导秋收起义,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由此进入一个新阶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即十年内战时期。这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产生的时代背景。“认清了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这是文章中首先强调的一点。接着在判断中国政治形势的时候,需要认识下面的这些要点:1.现时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但是反革命力量也是相对地弱的。2.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3.对反革命力量的估量也是这样,决不可只看它的现象,要去看它的实质,不可以盲目悲观。4.现时的客观情况,不可只观察当前表面现象不观察实质,要对于一般情况的实质科学地加以分析。文章通过分析帝国主义和整个中国的矛盾,帝国主义者相互间的矛盾,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矛盾,强调反帝反军阀反地主的革命高潮,是不可避免,而且是很快会要到来。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这一系列事情正是星火燎原的开始。读完整篇文章,不得不感叹毛主席的全局眼光和战略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当时处于迷茫中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无异于一盏指路的明灯,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使众人看到了希望。正是凭借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一代代革命者不畏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了一个个的胜利,最终创建了新中国。毛主席在文章中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代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真理,这表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代领导人的高瞻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