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的教育实习制度及启示-应用日语-商务日语本科学位论文.doc
上传人:书生****专家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论日本的教育实习制度及启示-应用日语-商务日语本科学位论文.doc

论日本的教育实习制度及启示-应用日语-商务日语本科学位论文.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某某信息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论日本的教育实习制度及启示姓名:0000班级、学号:0000班、0000号系(部):经济管理系专业:应用日语指导教师:00000开题时间:2009-4-26完成时间:2009-11-122009年11月12日目录毕业设计任务书……………………………………………………1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2答辩申请书………………………………………………………3-4正文……………………………………………………………5-15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16答辩过程记录表……………………………………………………17课题论日本的教育实习制度及启示课题(论文)提纲0.引言1.日本教育实习制度的概况2.日本教育实习制度的特色2.1实习的目标明确2.2实习的内容丰富2.3实习管理的协作化2.4实习兼具阶段性和延续性3.日本教育实习制度的借鉴意义3.1中国教育实习制度的现状3.2对日本教育实习制度的借鉴4.总结二、内容摘要日本是世界上教师教育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其教育实习制度完善、务实且高效,为我国高师教育实习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其教育实习具有以下几方面特色:1.实习的目标明确;2.实习的内容丰富;3.实习管理协同合作化;5.实习兼具阶段性和延续性。借鉴日本教育实习制度,改革我国高师教育实习。1.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共同管理高师学生的教育实习。延长并合理安排实习时间,拓宽教育实习形式,丰富实习内容。2.建立统一、具体的教育实习考核标准,严格评定教育实习的效果。3.改新教师一年实习试用为学历教育,同时实行教育学士学位和教育硕士学位证书制度。参考文献[1]寺崎昌男.教师培养的动向和学会的对策[J].教育学研究.2002.[2]胡国勇.日本教师教育制度改革面面观[J].上海教育.2007.[3]川上昭吾.日本师范教育走向及问题[C].陈剑芬.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论日本的教育实习制度及启示0000中文摘要:日本是世界上教师教育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其教育实习制度完善、务实且高效,为我国高师教育实习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其教育实习具有以下几方面特色:1.实习活动目标明确;2.实习活动内容丰富;3.实习时间长,形式灵活多样;4.实习管理协同合作化;5.实习兼具阶段性和延续性。借鉴日本教育实习制度,改革我国高师教育实习。1.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共同管理高师学生的教育实习。延长并合理安排实习时间,拓宽教育实习形式,丰富实习内容。2.建立统一、具体的教育实习考核标准,严格评定教育实习的效果。3.改新教师一年实习试用为学历教育,同时实行教育学士学位和教育硕士学位证书制度。关键词:日本;教育实习;特色;启示0.引言高师教育实习的重要性在于能丰富师范生的感性认识、培养他们具体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来观察、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教育教学过程、教师与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诸多合作方式的理解,并使师范生学会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全新的教育理念来审视与改革现实教育。所以,教育实习的目标、内容、实施形式、管理及考核评价等都关系着未来教师的质量,关系着基础教育的质量。日本是世界上教师教育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其教育实习制度完善、务实且高效,为我国高师教育实习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1.日本教育实习制度的概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致力于教育实习改革,将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一次性教育实习分散到大学四年之中进行,并对教育实习作了六点规定:(1)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分散、分阶段地在整个教育培养期间平行进行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研究,并使之互为补充;(2)重视学生直接从实习学校获得的教育经验;(3)从实习学校聘请有能力的教师到大学讲演,并强化教育实践方面的指导体制;(4)大学、院系与实习学校确立共同研究体制,并明确教育研究经常化的制度;(5)利用各种教育实践资源进行指导;(6)加强学科教学法和教材研究。为加强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日本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在1999年12月向文部大臣提出的“关于培养、任用、研修的联携灵活化”第三次咨询报告中要求大学和地方教育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合作。大学开设的教师培养课程要结合学校实际需要,定期举行大学、教委、中小学之间的协议会,此外,还要准备各种条件(如开设相当数量的实验学校基地),让志愿当教师的学生经常能在学校现场受到体验。教师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上也增大了教育实习的内容。许多教师教育大学、学院在修订教师教育课程时已经开始重视现场教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