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测试题及结果分析.pdf
上传人:金启****富来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心理健康测试题及结果分析.pdf

心理健康测试题及结果分析.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理健康测试题及结果分析心理健康测试题及结果分析下列问题中,每题有4个备选答案,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答案:A表示最近一周内出现这种情况的日子不超过一天,B表示最近一周内曾有1~2天出现这种情况,C表示最近一周内曾有3~4天出现这种情况,D表示最近一周内曾有5~7天出现过这种情况。计分方式:每题答A记0分,答B记1分,答C记2分,答D记3分。最后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1、我因一些事而烦恼。2、胃口不好,不大想吃东西。3、心里觉得苦闷,难以消除。4、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5、做事时无法集中精力。6、自觉情绪低沉。7、做任何事情都觉得费力。8、觉得前途没有希望。9、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失败的10、感到害怕。11、睡眠不好。12、高兴不起来。13、说话比往常少了。14、感到孤单。15、人们对我不太友好。16、觉得生活没有意思。17、曾哭泣过。18、感到忧愁。19、觉得人们不喜欢我。20、无法继续日常工作。测试题结果解析:16分以下,说明你可能有轻度的心理问题,可尝试着进行自我心理咨询;16分以上,说明你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时应考虑到医院进行心理咨询。备注:以上心理健康测试题仅供参考。维护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1、了解自我,扬长补短。2、缓解压力、恢复平衡。3、培养兴趣、陶冶性情。4、自觉训练,提高心理素质。5、知耻立志,赶超他人。6、和谐相处,以诚相待。7、寻求帮助,接受咨询。心理健康小知识资料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指青少年在道德、智力和身体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学习和社会活动过程中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理解他人,辨别是非,遇到困难能够克服困难。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没有普遍接受的标准。根据大多数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观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至少应该具备以下标准:1、身体健康,智力正常身体健康和智力正常是衡量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准之一,也是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条件。2、人格完整,意识良好心理健康的青少年为人率直,言行一致,热爱生活,兴趣广泛,自我意识良好,尊重自己和他人,善于调整自己的言行,使自己的性格和情绪符合自己的年龄特点。3、乐于沟通,善于交友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结交知心朋友,与朋友沟通,相处融洽,正确恰当地对待矛盾和分歧,有乐于助人的愿望和行为。4、情绪稳定、乐观开朗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温度计;乐观能让人心情愉悦。保持相对乐观和稳定的情绪,在顺境中会积极、谦虚、谨慎,在逆境中意志顽强,能够战胜困难。5、有所追求,积极进取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信念、追求,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承担责任。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③在日常生活中,具备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备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⑨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1)学习焦虑.据调查,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中,10%以上的小学生存在学习焦虑。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重分数,给小学生心理造成沉重压力引起的’(2)人际交往焦虑人际交往焦虑,主要指在与人交往中表现为焦燥不安,无所适从。这种倾向在当今小学生中日益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人际交往焦虑的产生,方面是由小学生的家庭交往环境不利所致。另一方面,是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培养的结果。(3)自责倾向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我不好,对自我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关爱与认可的不安。当学生感受到父母、教师、朋友不认可时,往往构成自责倾向。(4)挫折感小学生的挫折感是来自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交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