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短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短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pdf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短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短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短诗三首》课文原文繁星(七一)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繁星(一三一)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繁星(一五九)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__________本诗冰心,选作课文时有改动。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短诗三首》学问点一、词语解释1、漫灭:磨灭,模糊不清。例句:这封家书年月长远,字迹已经漫灭了。2、思潮: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例句:回首往事,我思潮起伏,感慨万千。3、波涛:大波浪。例句:海鸥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飞行。4、清响:悦耳的响声。例句:安静的山谷里间或传来马鞭的清响。二、近义词:漫灭——磨灭回忆——记忆思潮——思绪(思想)三、反义词漫灭——长存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短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熟悉“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会写“繁星、藤萝、波涛”3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古至今,诗人们创作了很多经典的诗,那一首首美丽的诗,就像一串串灿烂的珍宝。现代诗语言美丽,深受人们的宠爱。2.你最喜爱的诗歌是什么?3.今日,我们来学习现代诗人冰心的三首小诗。二、初读诗歌,检查预习。1.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冰心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了许多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小诗风格晶莹清丽、软柔俊逸。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选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繁星》《春水》等。2.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繁星漫灭藤萝膝上波涛3.重点指导书写:“藤”和“膝”右下方不是“水”,而是五笔写成的“”。4.把你最喜爱的一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三、朗读诗歌,体会韵味。1.学习《繁星》(七一)。(1)自由读诗歌,边读边体会。(2)读了这首诗,你的眼前消失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抓住“月亮、藤萝、母亲的膝上”来想象这些形象的样子。)(3)“这些事”指的是哪些事?(童年的那些事。)(4)“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对母亲的思念和儿时欢乐生活的深切思念。)(5)出示图片,配乐朗读诗歌。(6)试着背诵诗歌。(7)小结学法:刚刚我们是怎样来学习这首诗歌的?请你归纳一下。①朗读诗歌;②想象画面;③品读体会;④练习背诵。请你根据以上思路来学习《繁星》(一三一)和《繁星》(一五九)。2.沟通自学内容。学生依据提示沟通:①朗读诗歌;②想象画面;③品读体会;④练习背诵。(1)出示其次首诗,沟通:①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问)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强调了星星的光、花的香、思潮里波涛的清响。)③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大海的喜爱。)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出示第三首诗,沟通:①这首诗中有两个“风雨”,请你圈出来,体会它们有什么不同。(第一个“风雨”指的是刮风下雨,其次个“风雨”指的是遇到的坎坷、挫折。)②心中有了“风雨”,要躲到哪里?(母亲怀里)③一个“躲”字,你体会出了什么?(“躲”字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同时也赞颂了母亲怀抱的暖和和母爱的宏大。)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四、拓展延长。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新诗”,一般指五四运动以后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根底上,借鉴汲取西方和日本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渐渐进展形成的诗歌。现代诗具有形式自由、韵律敏捷、自然清爽的特点。它的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其诗歌形式自由,意蕴丰富,一般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本课所选的三首短诗均为抒情诗。五、布置作业。1.阅读《繁星》中的其他诗歌。2.搜集自己喜爱的现代诗,并摘抄下来。板书设计短诗三首思念往事喜爱大海赞颂母爱教学反思1.借助多媒体,把诗歌、画面、音乐奇妙地结合起来,增加了学生的真实感受;对童年、大海、母亲的感情,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2.反复地诵读诗歌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