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变动及其对人民币汇率影响.docx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6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变动及其对人民币汇率影响.docx

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变动及其对人民币汇率影响.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12页第PAGE\*MERGEFORMAT12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2页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研讨——对我国外汇储备即将突破万亿美元的理论思考卢锋作者通讯地址: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00871;电话:(010)62751599;Email:HYPERLINK"mailto:fenglu@ccer.edu.cn"fenglu@ccer.edu.cn。感谢刘鎏所做助研工作。内容提要:本文研讨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的特征含义、发生根源及其与汇率失衡的关系。首先以国际收支结构变动和外汇储备增长作为观察背景,从经济学理论和国际经验角度考察我国双顺差现象的特征含义。然后从加工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组合效应角度分析双顺差现象直接缘由,从产品内分工时代条件与我国经济开放成长道路阶段性特点角度考察其深层根源。最初探讨双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变动关系,侧重分析近年人民币汇率低估对双顺差规模激增的影响。关键词:双顺差,国际收支,人民币汇率,产品内分工1、引言根据早年发展经济学理论,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结构该当是经常账户逆差与本钱账户顺差的逆顺差组合。从国际比较经验看,大国经济多年持续出现双顺差案例也极为罕见。然而我国国际收支过去十几年除个别年份外持续出现双顺差,特别是近年双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估计今年年内外汇储备将跨过万元美元的历史性台阶。如何理解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其深层根源是什么?双顺差和外汇储备急剧增长对我国经济运转有何影响?这些已成为认识现阶段我国开放型经济运转特点和未来走势的关键问题。近年国内学术界从不同方面对双顺差问题进行了研讨(李鸿飞,2004;钟伟,2003;张薇、陈仲常等,2004;余永定,2005;余永定,覃东海,2006)。本文选择从两个视角分析双顺差现象的深层根源。一是把它理解为当代产品内分工环境下大国经济开放成长的阶段性现象。当代经济全球化特征在于国际分工基本单位从产品深入到工序环节和流程区段,为后进国家参与国际分工谋求发展提供了有益条件。由于我国一段时期内比较优势较多集中在产品内分工内部拆卸、加工、制造等环节,因而参与全球分工的一个重要形状是通过加工贸易实现本身比较优势,并导致货物贸易和经常账户持续顺差。另一方面,主要出于分享我国比较优势利益动机,国外本钱大量以FDI方式进入我国,构成我国本钱账户顺差的主要缘由。从当代全球化环境与开放发展模式角度观察,双顺差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和参与全球产品内分工的特定发展阶段产物。二是把双顺差理解为与特定政策效应相联系的现象。汇率对双顺差产生不同方向作用。通过参与国际分工谋求经济开放成长,需求有一个大体均衡从而能够把国内资源潜在比较优势转换为国际竞争优势的实际汇率水平,因而对于曾经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和汇率高估国家,将汇率贬值到比较均衡水平是有效参与国际分工的必要前提,也是推动双顺差结构构成的必要条件。我国计划经济实际汇率高估,改革开放最初十多年对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正是满足了这一要求。另外汇率低估可能导致双顺差超常增长并对经济运转带来负面影响,我国近年双顺差猛增和外汇储备飙升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低估有关。如果说我国双顺差是经济发展必然阶段可持续现象,近年双顺差超常增长则具有失衡性和不可持续性。外汇储备过万亿美元,将是目前增长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又一目标性信号。本文第2节观察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表现及其特征含义。第3节从加工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组合效应和产品内分工环境下大国发展阶段性特点视角,分析我国双顺差现象的直接缘由和深层根源。第4节从人民币实际汇率低估角度讨论近年双顺差规模激增的政策背景。第5节概括全文结论并评论其政策含义。2、我国双顺差现象及其特征含义双顺差指一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不包括官方储备的本钱项目同时出现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收入的盈余形状。从国际收支账户定义关系看,如果不考虑“误差和脱漏”,双顺差实现的两个账户盈余之和等于外汇储备添加。图1数据显示,以1990年代初为界把改革开放时期分为两个阶段,我国国际收支平衡态势发生了结构性变动。前期国际收支结构较多表现为经常和本钱帐户逆顺差不同方向平衡方式组合,1982-1993年12年间有9年逆顺差配合,其中5年经常帐户逆差和4年本钱帐户逆差。后期国际收支结构通常形状转变为双顺差。1994-2005年间经常项目始终保持顺差并呈现上升趋势。累计顺差4133亿美元,年均顺差为344亿美元。主要由于直接投资大规模进入,本钱帐户除了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出现小额逆差外,其它年份不断保持顺差,累计顺差4309亿美元,年均顺差359.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