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有感西航三校林欢读了《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之后,发现薛瑞萍老师是一个很真实的人。她说:“感觉自己理论知识贫乏,要是叫我把自己的教学行为上升到教育理论,说真的,我几乎不能!”如她所说,她出的书不管是《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还是《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里面没有长篇的理论,有的只是清风、乐声和野芳。工作是艰辛——往往也是孤独的。可是,于飞尘的间隙也有清风,于喧嚷的中间也有乐声,于荆棘的丛中也有野芳。翻开《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一缕清风拂面而来,带着野花的芬芳,伴着清悠的乐声,对于一线教师而言,缺少的不是理论著作,这些书店里琳琅满目;缺少的就是这样真实记录自己工作的“日记簿”。“养而不教是种虐待。”就是这样一句话让我记住了薛瑞萍老师,知道她是一位小学教师,是一位很有名的小学教师。她读《论语》、《诗经》,她读《水母与蜗牛》、《细胞的礼赞》。先秦诸子、唐诗宋词、三毛、舒婷、席慕容、雪莱、《红楼梦》、拜伦、普希金、《复活》、《牛虻》、《呼啸山庄》、《简爱》、《红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均是她的最爱,在她心里,爱读书那是和爱学生一样重要的。并且她有一个固执的想法:中学也好,小学也好,语文的事情哪有那么复杂?教师自己先爱读书读好书了,再使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教师自己先把文章写好了,学生熏呀熏的也能写得不错了;教师上课出口成章了,学生学呀学的,也能意畅辞达,甚至富有文才了——不就得了吗?也真如她所想,她的学生被她熏得爱读书,会写作了,语文的教学变得轻松。相信读过《砸碎牌坊——为教师节而作》一文的教师都会拍案叫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这里,蚕是教师,烛还是教师,而居高临下、理直气壮地令其到死丝方尽,成灰泪始干的,当然是巍然至尊的“人民的教育事业”或“祖国的未来”了——这里所褒奖、所提倡的,乃是教师对社会单方面的无怨无悔无私无己的付出。在处处要求平等的社会,却如此要求教师,很反感“春蚕”、“红烛”类的比喻,不是因为它的烂俗,而是因为在它的背后,隐含着对教师的深刻愚弄。身为教师,案牍劳形心力交瘁,动辄得咎不堪重负,衣食窘迫面有菜色,工资拖欠诉告无门……这些就该忍着扛着熬着。长久以来,教师就背负着“春蚕”、“红烛”等的牌坊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权、温饱权,不能理直气壮地争取自己的物质利益。教师自知其中酸楚,但有牌坊在身,无人敢言,而薛瑞萍老师挺身而出,她说:“如果我们以自己的‘物美价廉’而沾沾自喜,那就成了鲁迅所说的‘万劫不复是奴才了’”,她呼吁我们:砸碎牌坊!薛老师是一位名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母亲。从《我还真不气》这篇小故事中,我看到了薛瑞萍老师深深的母爱与教育的智慧。面对孩子的冲撞,她没有气恼,只有心疼。她对儿子说:“孩子啊,世界上的人怎么可能都如妈妈一样地理解你呢?如果哪一天,你把无名火撒到错误的对象身上,结果也许不堪设想啊。所以妈妈这里有两个建议,当你觉得愤懑时,希望你能记起:第一,尽量忍着,回到家里跟妈妈诉说,朝妈妈发泄;事实上,往往忍着等着,火气也就自然平息了。第二,就地解决,但要换个温和的方式,比如说吼一嗓,唱一曲,再不行,就朝那没人的方向,骂声‘他妈的’!”同样的事情,孙老师生气打孩子,薛老师心疼孩子,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展现出的是不一样的爱与智慧。哪种处理方式更好呢,答案毋庸质疑,肯定是薛老师的。羡慕金戈有这样一位爱他、理解他的母亲。《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本书中记录的每一篇小故事都使我有所感、有所想、有所获。从文中我看到薛瑞萍老师是一位美丽、聪慧、自信、个性的教师,她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作为教师,让我们一直阅读吧!现在的我,也会说:“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