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健康教育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努力****承悦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健康教育教学计划.docx

小学健康教育教学计划.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小学健康教育教学计划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健康教育教学计划1一、班级基本情况本年级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单位,受到不同的家庭教育,身体素质各不相同,学习习惯不同,卫生习惯也不同,因此,学生的健康成绩有很大的差异,为了上好健康教育,课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使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二、教学要求1、让学生了解眼保健操对于保护视力的作用。2、增强儿童“我是小学生了”的意识,培养学生有礼貌、守纪律、讲卫生的习惯。3、使学生知道坐、立行的正确姿势,要求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4、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列队做到快、静、齐。5、通过教学,让学生重视保护眼睛视力,养成正确的姿势,做到“三个一”。6、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饮食与健康的重要性。7、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8、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碘缺乏病的症状及危害,清楚地方性氟中毒病的有关知识及危害。三、实施目标的具体措施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圆满完成这一学期的`教学任务,让学生真正有所得,有所获,。我制定了以下几条措施: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有教案上课。2、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3、列举大量事实例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争取每堂课小结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或感受。四、教学进度第1周:手的卫生(1课时)第2周:刷牙(1课时)第3周:教室要清洁(1课时)第4周:早睡早起习惯好(1课时)第5周:正确的坐、立、行姿势(1课时)第6周:用眼卫生“六要”“六不要”认真做好眼保健操(1课时)第7周:快乐的课间十分钟(1课时)第8周:早餐要吃好(1课时)第9周:不吃变质的食物(1课时)第10周:少吃零食不偏食(1课时)第11周:不喝生水、碘缺乏病和地方性氟中毒病(2课时)小学健康教育教学计划2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同时,切实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说到底就是要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服从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即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数以亿万计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要促使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2)要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亦即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3)要增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即根据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1)讲授法,即通过课堂教学、辅导答疑和学科渗透等形式,以小学生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方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2)认识指导法,旨在提高小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和水平,如指导阅读、举办故事会、参观访问、课堂讨论、自我表述和自我评价等;(3)活动体验法,即通过亲身参与,加深体验,以丰富和发展小学生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如做游戏、示范表演、实地观察、写作文、谈感想、绘画、演讲等;(4)行为改变法,即在引导小学生在认识上分清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基础上,鼓励良好行为,改变不良行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行为训练、行为塑造、榜样示范和游戏性的奖励和惩罚,以达到良好行为养成和强化之目的';(5)自我调控法,即通过引导小学生自我教育来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以利于增进心理健康,如鼓励和要求小学生写日记、周记和小结,适当组织展览,谈收获、体会、感受等。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1、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等;2、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3、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4、人际关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