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产学研合作.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德国产学研合作.doc

德国产学研合作.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德国产学研合作德国的工业在国际上享有良好的信誉,德国现代高等教育以其严格而著称,这自然形成了该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特有内涵。与美国比较,德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强调的是目标的始终如一,过程的持续长久,效率的极大化。德国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一旦建立,那将是长期的、稳固的和紧密的,其合作非常注重实效。德国产品饮誉世界,与他们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是分不开的。一、主要形式:1、产学研合作计划。产学研合作计划根据学校的学科特色、企业的合作需求形成,计划由企业初步提出,内容涉及合作方式、目的、项目、期限、资金的投入与保障、各方的责权利,并与相关高校进行磋商,最终形成各方都能接受的执行计划。2、联合培养职业技术人才。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是德国学制的特色。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法规定,要有80%的青年必须接受不同类型的职业技术教育。因此,德国专科类的职业教育形式多样,结构完善,培养人才效率高。德国的儿童多在完成基础教育后,成为师傅制度下的学徒。一方面在工厂做工接受师傅的指导,另一方面进入职业高等学校,接受有关职业理论学习。学生做工与理论学习交替进行。做工时,以企业为主,合作学校派出教师驻进企业给予理论指导;理论学习时,以学校为主,企业派出技术专家到学校协商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合作的效率。3、研究开发项目的合作。务实是德国人的行事风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向自己选择的合作高校提出“一篮子”合作项目,由学校进行研究开发,并随同企业人员一道完成整个项目的试制,最后双方共同将产品推向市场。整个合作资金由企业全部提供,学校在企业的协管下全权使用。一方面,学校获得了资源,释放了知识的生产力价值,更好地熟悉了市场,并据此进行学科与专业的调整和设置;另一方面,企业因此拥有了市场和利润。4、顾问合作制。由于德国推崇职业教育,全国许多企业与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都有产学研方面的“顾问合作制”。许多学校要求教师要尽可能担任各行各业的顾问,特别是工科教师,要求必须担任工厂顾问,且不论企业的大小。企业一般都把企业的顾问授权给高等工业大学的教授,企业特别尊重教授的建议,并随时将企业的信息向顾问们传输与开放。二、政府的作用1、法律和宏观政策导向。法律导向。制定有《科学技术法》和《专利法》、《版权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此外,德国的许多法律、法规中都有促进科技进步,保障经济发展的规定。例如《德国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第12条“关于财政补助的说明”第二款第三项规定了财政补助可以“用于促进企业或农场生产的发展和增长,特别是使用新研发的生产方法和生产设备”。半个世纪以来完备的法律为德国的科研及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强劲的国家保护。政策导向。进入80年代以后,面对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和高新技术的挑战,德国的科技政策又适时调整到以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合理化目标的方向上来。一方面抓住经济不景气这一主要矛盾和有利时机,推动企业调整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和广泛采用新技术;另一方面紧跟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狠抓生物化学、新材料、新能源、环保技术、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规划导向和资助。利用各种科研规划引导科研发展和技术进步,是德国政府干预科研及成果转化工作的一种合法形式。由于每个规划项目后面总有一大笔资助经费,所以它对科研及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也总是立竿见影的。例如为期5年(1990-1994)的“新技术风险企业计划”的资助经费为3亿马克,为期4年的“中小企业微系统技术计划”的资助经费为1.6亿马克。正是由于德国政府始终能够把握住科研开发与市场经济之间的深层关系,明确区分政府、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各自应承担的职责,立足于为技术创新创造健康的外部环境,并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和政策保障,才使德国科研及成果转化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坚持科研重组方针,推进科研机构的改革。德国政府在1996年提出了“科研重组指导方针”,大刀阔斧地改革国家研究机构,特别使国家重点研究机构,通过优化重组,引入部分机制增强研究实力,促进创新。主要包括:促进科研机构与工业界更紧密的结合;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联合;扩大国际合作,提高在全球的竞争地位。1997年,德国大型研究机构的改革继续深入。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各研究机构加快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心的形成,增加经费使用的灵活性,引入竞争机制。3、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创新企业的建立。德国政府几经酝酿,在1996年正式出台了“主导项目”计划,探索出资助创新的有效途径。“主导项目”作为德国国家科研资助中心的一种新形式,核心思想是面向应用,强调创新,提倡工业界在项目拟定阶段就加入到研究机构的活动中,共同提出合作项目,参与项目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的全过程,一改过去只在成果转化阶段工业界才参与进来的传统作法。国家在“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