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国现代文学》二、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三、使用教材郭志刚、孙中田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版。四、教学目的1.使学生热爱中国现代文学,培养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化传统的自豪感与理性分析能力。2.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与发展规律,熟悉中国现代文学运动、思潮、流派的历史过程及特点。3.指导学生阅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艺术感悟能力与理论分析能力。五、学习方法与教学要求1.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精读重点的作家作品。2.听课:本课程要求学生认真并做好笔记。听课和笔记情况随时检查,记入平时成绩。3.讨论:要求学生事先搜集和阅读材料并写好发言提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4.考试:本课程期末考试1次,考试方式为闭卷。六、本课程的重、难点重点:1.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有关史料的识记。2.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作品的分析与阐释。难点:1.中国现代文学史运动和思潮的评价与研究。七、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绪论(2课时)一、《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二、“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建构历史三、什么是现代文学?四、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段五、三个十年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背景六、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重点:现代文学的构成难点:现代文学的特征思考:第二个十年文学创作的整体特色第一讲现代新诗奠基者:郭沫若(4课时)一、作者简介二、《女神》三、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重点:《女神》的艺术特色难点:郭沫若的诗歌主张思考:《女神》反映的时代精神第二讲新诗流派的多样化探寻(4课时)一、“凤凰之再生”——郭沫若和《女神》二、小诗派与湖畔诗人三、新月派诗人的追求四、冯至及其他诗人重点:新月派主要作家作品分析难点:新月派的诗歌理论思考: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抒情风格第三讲30年代文学思潮(4课时)一、30年代文学发展总评二、三十年代文艺两大阵营的形成三、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爆发的原因四、三十年代文学发展总体特征五、革命文学论争六、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七、左翼作家与“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论争八、左翼文艺和自由主义文艺的冲突重点:“左联”的形成难点:文学发展的总体特征思考:“第三种人”的文艺观念的形成第四讲鲁迅(下)(4课时)一、《野草》与《朝花夕拾》二、鲁迅和30年代杂文三、《故事新编》重点:《故事新编》的创作特色难点:《故事新编》历史小说的写法思考:《故事新编》的语言风格第五讲茅盾(4课时)一、茅盾:冷峻理性的小说大家二、茅盾的文学创作三、《蚀》三部曲四、长篇小说代表作——《子夜》五、茅盾的短篇小说的创作六、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的贡献重点:《子夜》人物形象分析难点:《子夜》的叙事艺术思考:总结茅盾小说的艺术成就第六讲丁玲(4课时)一、作家简介二、《莎菲女士的日记》重点:莎菲的形象分析难点:莎菲的情感世界思考:《莎菲女士的日记》与《狂人日记》的比较第七讲沈从文及京派小说家(4课时)一、京派小说二、海派小说重点:沈从文《边城》分析难点:沈从文眼中的“乡下”与“都市”思考:举例说明京派与海派小说的风格差异第八讲巴金(4课时)一、巴金:燃烧青春与生命的作家二、巴金与《家》重点:《家》的思想内容难点:巴金的叙事艺术思考:《家》的心理描写手法第九讲老舍(4课时)一、老舍的文学史地位及创作生涯二、《骆驼祥子》重点:祥子的“三起三落”难点: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思考:老舍作品中的京味特色第十讲现代话剧(8课时)一、文明戏与爱美剧二、丁西林与早期独幕剧三、田汉、洪深与浪漫戏剧四、夏衍与戏剧民族化的努力五、曹禺的戏剧创作重点:《雷雨》、《日出》分析难点:曹禺戏剧中的悲剧命运思考:《北京人》中的“北京人”形象的意义绪论一、《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二、“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建构历史(一)二、“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建构历史(二)三、什么是现代文学?四、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段五、三个十年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背景第二个十年①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团体,有茅盾、田汉、蒋光慈、柔石、丁玲、殷夫等作家。(茅盾的《子夜》则标志着革命文学的实绩);②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老舍、巴金、曹禺、洪深、沈从文、萧乾、张爱玲、钱钟书,以及京派、海派、新感觉派,如刘纳欧、施蛰存,穆时英等;③鲁迅杂文丰收;④1936年鲁迅逝世。第三个十年①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战爆发;②文学界形成三个不同的文学区域: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③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④三个区出现的优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