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8篇(实用)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小学数学教案篇1课题数的运算(二)第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顺序,整理运算定律和一结规律,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2经历概括、计算、比较等学习过程,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并能根据题目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使计算简便。教学重难点运用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课前准备课件板书设计名称用字母表示举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设计意图教学过程通过复习,加深对四则运算的理解和掌握,为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进一步巩固估算策略,提高估算能力。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认真学习的态度。一、运算顺序(教材例6)。1、说一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算一算:(710-18×4)÷2=2、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吗?3、算一算:×[-(-)]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外面的.4、组内交流算法:(1)(-)÷(×42)(2)÷[(+)×]5、完成教材“做一做”。二、运算定律(教材例7)。1、根据表格,填一填。名称用字母表示举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2、算一算,学生说说简算过程及应用的运算定律。①2.5×12.5×4×8=(2.5×4)×(12.5×8)……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10×100=1000③(21-)×④5.03-2.14-1.863、完成教材例7下面“做一做”。三、出示例8估算的应用1、学生交流、讨论。2、完成例8下面“做一做”。四、巩固应用:完成练习十五第3---7题。五、总结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六、作业课后小记小学数学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掌握口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掌握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3、运用乘除法关系,求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二、教学重点:掌握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难点:提高计算正确率。三、教学准备:卡片和多媒体四、教学过程:A、口算训练:P-30第一题。要求学生掌握口算技能,提高口算能力。B、计算训练:1、P-46第二题。a、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掌握方法。b、说一说你为什么算得怎么快?c、学生报得数,进行校对。说一说你错误的原因。2、计算并用乘法验算。P-46第三题的第一排。a、抽三名学生板演,校对。b、说一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3、求未知数P-45第四题。a、抽四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b、说一说每题计算的依据是什么?C、讲解应用题:P-46第五题和第六题。1、学生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解题思路。2、说一说时间、速度和路程的`三者之间的关系。3、学生独立完成。校对。D、发展题:1、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是几?△-△=☆☆是几?△+△=○○=11.4-1=10.4□+○+☆=11.4△=()△=5.2E、布置作业:P-46第三题。课后小结:本节课的最后,我安排了一道发散题,重在发现学生的思维,以及综合运用小数乘除加减法的能力,在这一题的练习中,我先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交流。最后选择其中一题讲解思路。效果不错。小学数学教案篇3一、乘除法一、教学内容:P2~P14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2、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3、使学生能够应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4、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三、教学重点:1、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2、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3、能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难点:1、口算乘法中的进位口算2、口算除法中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3、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五、课时安排:7课时六、教学进度:第1~2周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内容:P2~P3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