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试卷(中考).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7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试卷(中考).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试卷(中考).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洋务派进行洋务运动的核心内容是要()A.创办民用企业B.创办军事工业C.派遣留学生D.创办新式学校解析:洋务运动之所以办“洋务”其理论依据就是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生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练兵、制器),以抵抗列强的侵略,维护清朝统治。这是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据此判断其核心内容是B。[2008年吉林省]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开办的民用工业是()A.安庆内军械所B.湖北织布局C.江南制造总局D.福州船政局[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是“洋务运动”、“民用工业”,因为正确的选项必然是洋务运动开办的民用工业。A、C、D项是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开办的军事工业,因此可以排除[答案]B。例2.[2008年山东省威海市]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B.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C.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D.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解析]从题干中李鸿章的话中的“练兵”“海军”可以得知这与洋务运动有关。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进行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但因为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理论上宣告破产。因此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答案]C。例3.[2008年福建省福州市]辨析题:历史课堂上,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关于“洋务运动”的探究活动。下面两位同学的对话,你认为谁的说法是错误的?请简要说明理由。[解析]本题是关于洋务运动的讨论题,因此两人所说的观点必须符合洋务运动的史实才行。洋务运动的口号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和“求富”,发动者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讨论中小红把洋务运动的口号说错了,因此她的观点不正确。[答案]错误:小红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因为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和“求富”。(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4.[2008年四川省乐山市]从中外历史的进程来看,“1860年代”具有重要的地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资本主义”、“民族”、“统一”、“文明开化”、“自强”、“求富”等词汇的出现和频繁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卢雨同学根据19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制作的有关“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材料:图一李鸿章图二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机器房(2)学会表述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看到材料中图片的内容,你能想到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哪一事件?并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地位。(3)学习历史最终目的之一是获取感悟,启迪今天。假如你是19世纪60年代末中国清政府选送到日本的留学生,请结合你留学期间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自拟标题,撰写一篇以改革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要求:100字所有;围绕主题。)[解析]第(1)问中由“美国黑人奴隶制”、“1861年改革”和“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可知这考查了三个国家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上的三个重要事件及影响:美国的南北战争;俄国的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的明治维新。第(2)问由图片中的“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判断这指的是洋务运动。第(3)问是开放性试题,但需要围绕日本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各方面的变化来说明即可。[答案](1)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明治维新。(2)洋务运动。标志中国近代化开端。(3)评分标准:一等:要求:观点明确,主题突出,所列史实典型充分,语言通畅。二等:要求:观点较明确,主题突出,所列史实充分,语言较通畅。三等:要求:基本符合题意,与史实相符。戊戌变法期间,慈禧太后和荣禄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捕杀维新派,废除变法诏令。政变的实质反映了()A.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B.开明地主和封建顽固派势力的斗争C.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斗D.光绪帝和慈禧争夺统治的斗争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戊戌政变的实质,戊戌政变是戊戌变法过程中矛盾的反映,戊戌政变表面上是统治阶级内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即“后党”)与光绪帝为首的“帝党”的斗争,而其实际上是封建顽固势力与维新派(即民族资产阶级)的斗争。变法并未危及清王朝的统治,相反却能巩固皇权,但变法触动了满洲贵族和封建旧势力的利益,受到了他们的反对。顽固派表面上是反对光绪帝,实际上是反对维新派,反对资产阶级。本题除C项外,其他选项将是表面矛盾的反映,把它们放在一起,要求学生分辨表面现象与内在的实质,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另外,A、B、D三项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