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之五.docx
上传人:阳炎****找我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之五.docx

2022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之五.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之五一、教学目标1、教养①、学习本课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②、按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③、归纳中心思想,练习按文章表达的方法给课文列提纲。④、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2、教育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3、开展学生的观察力、综合概括能力、背诵能力等。二、教学重难点:1、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2、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三、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幻灯片、幻灯机、录像带、录像机等。四、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学会生字词,通读课文。2、理清课文的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3、教学课文一、二、三段。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导入课题,板书题目。齐读题目,指导理解记的意思。二、通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概写了什么。三、检查预习情况,指导读准生字词。四、理清条理,给课文分段。1、问:按游览的顺序,课文可以分几段?怎样分?2、检查分段情况,指导分段。五、再读全文,说说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游览的路线是怎样的?板书:金华城mdash;rarr;路上mdash;rarr;洞口mdash;rarr;外洞mdash;rarr;孔隙mdash;rarr;内洞mdash;rarr;出洞六、讲读课文一至三段。1、作者出了金华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说说。〔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溪流〕。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给作者的感受怎样?〔板书:一片明艳〕3、观看录相,亲自感受。你觉得路上的景色如何?指导感情朗读。4、作者还听到了什么?溪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的变化?观看录相,然后说说。5、作者为什么要写路上看到的景色?这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6、作者先游览了洞口,你觉得洞口有什么特点?〔板书:突兀森郁〕理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7、外洞又有什么特点?读读文中的句子,仔细体会,然后说说。8、观看录相,亲自感受。感情朗读写洞口和外洞的语句。9、有感情朗读一至三段。10、小结:这一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的一、二、三段,了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跟作者一起游览了路上和洞口、外洞的景色。第二课时教学要点:讲读课文四、五、六段,了解双龙洞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弄清了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了作者先写了路上的景色和洞口、外洞是怎样的等内容。2、谁还记得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吗?外洞、洞口各有什么特点?〔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说,先指名说,再各自练说〕3、沿途的景色如此迷人,洞中的景物更值得一看,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玩赏、领略,好吗?4、过渡:从外洞到内洞要经过一段路,这就是孔隙,那么什么叫孔隙?〔出示投影片,指导学生理解孔隙〕二、教学第四段。1、这孔隙有什么特点?请同学默读第四段,边读边想。2、读后问:①作者用什么方法通过孔隙?〔小船〕这样小的小船通过孔隙说明了孔隙有什么特点?〔孔隙窄板书:窄〕②人卧在船上后那个样子是怎样的?用--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仔细体会一下。人要这样贴着船才能通过孔隙又说明了孔隙有什么特点?〔孔隙矮板书:矮〕③那么,坐小船经过孔隙时的感觉是怎样的?用~~划出有关的句子,出示眼前昏暗了......挤压过来。一句,自由朗读,读后问:挤压是什么意思?〔挤过来,压下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从这又说明了孔隙还有一个什么特点?〔孔隙险板:险〕3、小结:从这一段的理解可以知道孔隙的特点是......〔指着板书理解〕4、设计引读:孔隙很窄,只有......;孔隙很矮,只要你.......体会孔隙的特点。〔按课文写孔隙特点的内容设计〕5、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录相,亲自看看孔隙是怎样的和人怎样进出孔隙。6、作者就是这样先写出孔隙的窄,再写孔隙的矮,最后写孔隙的险的特点的。试按这样的条理练习背诵这一段,先自由练背,再指名试背,互相背。三、教学第五、六段。1、过渡:经过孔隙就进入了内洞,内洞又有什么特点呢?2、默读第五段,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3、指导理解每句话讲了什么,并结合理解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等词,理解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欣赏。一句,概括出内洞的特点。〔板书:黑、奇、大〕4、内洞确实很黑、很奇、很大,观看录相,欣赏体会。5、下面请同学再仔细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内洞的?6、读到这里,你知道双龙洞名的来历吗?哪个句子讲明了?指名读出有关句子,再相机点题。四、作者游完了内洞,又排队出了洞,你能用上第五自然段的有关句子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