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心电学基本知识分析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41 大小: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诊断学心电学基本知识分析学习PPT教案.pptx

诊断学心电学基本知识分析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正常心电图第一节心电学基本知识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曲线的图形.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心电图产生原理心肌细胞除极过程心肌细胞静息状态→极化状态(外正内负)除极化→除极状态(外负内正)复极化→复极状态(极化状态)(外正内负)2.心电向量概念心室肌的除极是从心内膜向心外膜,除极电偶方向也是从内膜指向外膜,所以除极向量方向是从内膜指向外膜。而复极是从心外膜(温度高,压力小,供血好)向心内膜,而复极电偶方向与之相反,故复极向量方向是从心内膜指向心外膜,即与除极向量方向一致,所以心室除极QRS向量与复极T向量是同向的。心脏是由很多心肌细胞组成的,除极复极时,是很多不同方向的电偶向量同时活动,各自产生不同方向的电动力,把许多不同方向的心电向量合成一个向量,就代表整个心脏的综合心电向量。心电图的导联放置电极于人体并与心电图机连接的线路,称为心电图导联。标准12导联:1、肢体导联标准肢体导联ⅠⅡⅢ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2、胸导联V1V2V3V4V5V6标准肢体导联ⅠⅡⅢ: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的电位差。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基本上代表检测部位的电位变化,都为正极端。胸前导联V1V2V3V4V5V6都为正极端。胸导联电路连接方式导联轴某一导联正负极之间假想的连线,称为该导联的导联轴,方向由负指向正。导联接线方法心电图波段QRS波群的命名P波:心房除极电位变化形态:呈园钝形,方向Ⅰ、Ⅱ、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时间:<0.12秒振幅:肢体导联<0.25mv,胸导联<0.2mvP-R间期: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在0.12~0.20秒,≯0.22秒QRS波群: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时间:成人多在0.06~0.10秒,≯0.12秒振幅形态:V1、V2呈rS型,偶呈QS型,V1的R波不超1.0mv,V5、V6呈qR、qRs、R型,R波不超过2.5mv,胸导联R波自V1至V6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V3处两者大致相等),V1:R/S<1,V5:R/S>1Q波深度不超过同导联的1/4R波,时间不超过0.04秒,如超过称病理性Q波六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振幅(正向波与负向波绝对值相加),不应小于0.5mv,否则为低电压。胸前导联R波移行规律S-T段;心室缓慢复极过程正常S-T段向下偏移不超过0.05mv,向上偏移不超过0.1mv,但在V1~V3导联不应超过0.3mv;T波:心室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多数直立,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V1、V3常例外,当V1向上,则其V2~V6不应向下。在以R波为主导联,T波不低于同一导联的1/10R波,Q-T间期:代表心室除极至复极全部电活动正常范围0.32~0.44秒之间(心率60—100次╱分)常用校正Q-T间期,即心率60次╱分时的Q-T间期称QTc,≯0.44秒U波:代表心室后继电位,V3导联最清楚三、心电图测量方法波宽的测量:测量各波的时间应选择波形比较清晰的导联。从波形的起始部内缘测量至波形的终末部分的内缘。波幅的测量:如测量一个向上波形的高度,应从等电线的上缘垂直地量到波的顶端,测量一个向下波形的深度时,应从等电线(基线)的下缘垂直地量到波的最低处。测量一个双向的P波,应将等电线的上缘垂直地量到波的顶点,加上自等线下缘垂直地量到波的最低处振幅算术和。心率计算公式=60/R-R间隔60心率(次/分)=-----------------------p---p或R---R(秒)简易估算:每个中格为0.2秒,两个为0.4秒(150次/分);三个为0.6秒(100次/分);四个为75次/分;五个为60次/分。四、平均心电轴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律)复习题第一节心电学基本知识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曲线的图形.胸导联电路连接方式Q-T间期:代表心室除极至复极全部电活动正常范围0.32~0.44秒之间(心率60—100次╱分)常用校正Q-T间期,即心率60次╱分时的Q-T间期称QTc,≯0.44秒U波:代表心室后继电位,V3导联最清楚三、心电图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