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937年间的萧振瀛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0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31年-1937年间的萧振瀛的中期报告.docx

1931年-1937年间的萧振瀛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31年-1937年间的萧振瀛的中期报告萧振瀛(1898-1968)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曾经在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并担任过多个政府职务。他的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史、发展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国际经济等。1931年-1937年是萧振瀛研究经济学的中期,期间他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和著作,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国民经济关键问题的分析萧振瀛认为,国民经济的关键问题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其中工业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他发现中国的工业化很少有“自然过渡阶段”,而是需要政府干预和引导,如制定有关产业政策、技术政策、金融政策等。同时,他也注意到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状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萧振瀛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发现中国经济陷入了恶性循环的局面,战争的摧毁导致了资源的短缺和生产力的下降,而这又加重了战争对经济的摧毁。他主张通过国家干预和改革,加强经济建设和发展,寻求摆脱困境的出路。3.中国经济的现代化问题萧振瀛还关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问题,他认为现代化是综合性的、长期性的过程,需要从政治、文化、技术、社会等多方面推动。对于中国经济的现代化,他主张通过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发展科技创新、完善市场机制等手段,积极推进现代化进程。综上所述,萧振瀛在1931年-1937年间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国民经济的发展、战争对经济的影响、经济现代化等方面,提出了多项备受关注的见解和思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