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研究生论坛?从脾升胃降论治疑难杂症李新王月刘译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99级中西结合7年制(510405)摘要:现代所说的疑难杂症,即古代所说的怪病,古代医家常说“怪病多痰”、“怪病多从痰治”,疑难杂症与体内的痰有密切关系。脾为生痰之源,脾胃为一身升降之枢,调节各脏腑的功能,从调整脾升胃降的功能来消除体内的痰,从而达到治疗疑难杂症的目的。主题词:脾升胃降中医学术发掘古代医家常说“怪病多痰”、“怪病多从痰治”,认为很多疑难杂症都与体内的痰有关。而脾升胃降,为一身升降之枢,不仅影响着全身各脏腑的功能,而且与痰的生成又有很大关系,临床上可调整脾升胃降的功能来消除痰,从而治疗疑难杂症。痰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经形成便作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痰随气升降流行,气因痰而阻滞闭塞,内而脏腑,外致筋骨皮肉,无处不到,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继而引起各种复杂多变的病理变化。《素向?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的基本运动形式,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升降出入无序,则导致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这种极其复杂的生理病理,物质代谢过程,虽在各脏器中进行,但脾胃升降牵动全局,堪称“升降之枢纽”。1诚如《吴医汇讲》曰:“余尝考治脾胃莫详于东垣,求东垣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李东垣的脾升胃降是古代众多医家论述得最为详尽的,他在《脾胃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说:“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及清气在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在地者也。”脾之运化功能,除运化水谷精微以营养四肢百骸外,还运化水湿。脾主运化水液,将吸收的水液升散至全身,在这一过程中,胃也起了调节作用。胃属戊土,脾属己土,戊阳己阴,脾喜干燥而恶湿,胃喜润恶燥。脾胃之间燥湿相得。是保证脾胃升降协调的必要条件,而二者升降协调又促进了燥湿平衡,脾胃之生理功能就是在升和降,燥与湿相辅相成协调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脾之生理功能以脾气升为基础;胃之生理功能以胃气下降为条件。若脾升胃降之功能失调,则水液不能正常运化,滞留于全身而形成痰,痰随气升,造成所谓的怪病,即疑难杂症。因此可从脾生胃降方面论治疑难杂症。下面分脏论述:脾升胃降对心的调节⌒闹魃衩?脾升胃降功能失常则痰生,痰湿上蒙清窍,可见头昏,精神倦怠;痰郁化火,痰火扰心则见失眠烦躁易怒,甚至神昏谵语;痰迷心窍则见心悸,神昏癫狂等。脾胃升降正常,则水湿化,气机畅,痰湿去而诸病除。脾升胃降对肺的调节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若脾升胃降异常,痰浊内生,贮存在肺。痰在肺中,引起肺气壅塞,而引起咳嗽、咯痰、哮喘等呼吸系统的疾病,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也会受影响。水液失于宣散,不能外达皮肤,引起水肿,水失肃降,不能下达膀胱,引起小便不利等。可见,脾升胃降正常,则肺的宣散肃降功能才能正常,肺气畅行而痰化则咳止,水液得调则诸病除。脾升胃降对肝的调节肝主疏泄,肝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的作用,而全身气机运行通畅,也是阻止痰液潴留的一个重要条件。脾升胃降为一身升降之枢,与肝互相影响着全身气的运行。若木不疏土,肝脾不和,肝胃不和,脾不能运化水湿,痰液内生,引起病变。反之,脾升胃降失常,也影响肝的疏泄,全身气机逆乱。例如仲景方干姜黄连并用,以干姜升脾阴,黄连降胃阳,认为脾升胃降,少阳乃得转枢。脾升胃降对肾的调节《素问?逆调论》:“肾74陕西中医2004年第25卷第1期者水脏,主津液。”肾主闭藏,但又必须上升,以济心火,“相济水火之机”在脾胃,肾水不升,反成至阴之水饮,张景岳说:“盖水力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胃土不降,郁而为病,则下克肾水,使水不升而下泄。脾胃位居中央,通上彻下,斡旋阴阳,升清降浊。《医学求是》曰:“土位于中,而火上、水下、左木、右金。左主乎升,右主乎降。五行之升降,以气不以质也。而升降之权,又在中气,中气在脾之上,胃之下,左木、右金之际。水火之上下交济者,升则赖脾之左旋,降则赖胃土之右旋也。故中气旺,则脾升而胃降,四象得以轮转。”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脾升胃降的功能与人体免疫学有较大关系,一些疑难杂症的诊疗从调理脾升胃降的功能方面考虑,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