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车辆工程车辆工程(专业代码:080204授予工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从事车辆工程领域科学研究与开发应用、工程设计、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能够运用现代科技知识解决企业实际生产中的工程技术问题。要求本领域的博士研究生掌握本学科内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车辆的现代设计理论、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电子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测试技术和必要的实验技能,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工程领域的科技资料及文献,能较熟练地掌握工程主流软件的应用,能够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和学术创新的能力。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主要从事汽车结构现代化设计制造,汽车车身工程,汽车材料工程,汽车电子控制及智能化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多年来在车身数字化设计制造、汽车涂装、汽车工业装备自动化控制、重型汽车车架与前后桥及客车骨架的现代化设计等方面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先后完成国家、省和企业的108、154T矿用汽车,高速公路客车,豪华客车等设计研究工作。研制了汽车自动变速箱检测试验台、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本硕士点先后出版了“重型汽车现代化设计”教授专著,“代用燃料”、“汽车安全行驶与事故分析”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与故障诊断”等三本专著,先后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阶梯轴最佳设计”等四项研究获国家专利,该硕士点教师的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交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次,其它省部级奖项若干。目前,正承担国家863攻关项目和国家973项目以及与国内外重要汽车企业的合作项目。本学科点现拥有基础教学实验中心,中心装备有包括汽车底盘测功机、车辆综合性能检测仪、车身扭转及局部刚度试验台、发动机测试系统等在内的一批重要仪器设备,可以完成与本专业相关的多种实验和测试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1.汽车数字化工程研究汽车车身、底盘及零部件的数字化建模、力学仿真分析、结构优化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软件工程技术。2.汽车安全与节能研究汽车主被动安全技术,乘员及行人碰撞安全保护;研究公路交通事故的特征、机理及再现技术。3.汽车电子及智能化工程研究电动汽车的匹配技术、动力总成及电动机的控制技术;研究智能车辆的环境感知、路径规划、物流系统、主动安全及路径跟踪控制理论研究及关键技术。4.汽车材料工程研究环保、可回收汽车内饰材料、水性纳米汽车涂装漆、超高强碳纤维汽车承载外饰材料技术等。5.汽车先进制造研究汽车轻量化制造相关的链接(粘接、铆接、焊接)技术,金属和高分子材料零部件冷热成形工艺及模具制造技术。6.汽车服务工程研究汽车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汽车物流工程、基于电子商务的汽车营销、面向拆卸回收的汽车绿色设计等理论与关键技术。三、培养方式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博士研究生导师可根据课题需要聘请相关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协助工作,也可吸收学有专长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组成指导小组。导师(组)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中期考核、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进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博士研究生应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学位论文工作需要及个人的特点适当安排学习若干课程,以拓宽专业基础、掌握开拓性、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方法。鼓励博士研究生跨学科选修专业课程。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四、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4年,直接攻博研究生为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为5年,在职博士研究生为5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制期满之前6个月向研究生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6年(含休学时间),超过5年需向研究生院提交超期确认申请,限期毕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8年,超过7年需向研究生院提交超期确认申请,限期毕业。对于极少数特别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可以申请提前答辩,具体按照《大连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有关规定》的要求执行。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博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4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不低于6学分,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学术活动4学分。课程设置见附表。六、开题报告博士研究生原则上应在入学后第二学期末之前进行博士论文开题。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科学依据及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预研情况及论文工作计划等内容。学部/院系专家组进行考核,不通过者不能进入下一培养环节。七、中期考核和资格考试1、中期考核博士研究生入学后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