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陶庵梦忆序教案陶庵梦忆序教案教学目标:1、 积累文言字词2、 品读文本,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3、 理解作者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这里的痴人指的是谁? 明确:张岱(板书“痴人”)二、解读痴人1、初读课文,找出体现作者身份的句子 陶庵国破家亡 明末清初人(亡国之人) 无所归止,披发入山 明亡后避居山中(气节高尚) 因《石匮书》未成 好弄笔墨 作家(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 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 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荣 瓶粟屡罄,不能举火 布衣素食,生计维艰2、思考:①以前是怎样的繁华,哪些字词是体现繁华的?从哪些方面写? 簪履、轻暖、甘旨、温柔、爽垲、香艳、舆从。(繁华体现:戴,穿,吃,住,行)资料链接: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弟,家常渊源,“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自为墓志铭》)②作者如今贫苦生活又是如何?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以途报足,以囊报肩,。资料链接:“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 (《自为墓志铭》)③文章中还提到哪些痴人?其痴体现在何处?有何相似之处?西陵脚夫: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 中式寒士: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 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三、何谓痴梦文中作者提到哪些“痴梦”?其实质是指什么?①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放逸优游的前尘往事②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魂牵梦绕的故国旧事③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呕心沥血的文学创作四、体味痴情1、今昔生活境遇反差如此之大,那么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可通过哪些句子体现?①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悔——他有较浓厚的佛家思想,但并非是佛教的虔诚信徒②“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喜——喜而实悲③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悲——艰辛酸楚(悔邪?喜邪?悲邪?悔而翻喜,喜而实悲,这是痴者的心情。) 2、作者与两个痴人有何相同之处?痴人忆梦记梦,真邪,梦邪?梦:希望像西陵脚夫,眼前的困境是大梦一场,真:又希望如寒士,以前的.盛况不是梦。(真而成梦,梦又似真,这是作者的心态。)3、复杂的心情和复杂的心态背后隐藏的真正的情感是什么?①大梦将醒,作者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雕虫指写作,此处指《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寄托故国之思、黍离之悲。 ②“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作自挽诗,每欲引决”,亦可作为例证说明作者念念不忘旧朝,故国之思不可磨灭。 ③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文人名心难化,卢生名根坚固,烧之不失,那么对张岱而言又是什么坚固呢?坚固的是他那种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作者明知故国不再,人世已非,却仍名根坚固,心系旧朝,传达出了不可磨灭的黍离之悲,不可不谓之“痴”!五、赏析艺术特色一、悲切深沉的今昔对比 作者在文中前半部分将自己晚年国破家亡、捉襟见肘的潦倒境况与当年繁华靡丽的生活对举,昔日“甘旨”“ 温柔”“ 爽垲”“ 香艳”“ 舆从”的优游生活,如今只剩下“以藿报肉,以粝报■”“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以绳报枢,以甕报牖”“ 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以途报足,以囊报肩”,让人不得不感慨“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作者把今日之困苦饥饿归于往日奢华,把五十年来的盛衰荣辱看成人生大梦一场。正如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