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一语文综合训练(4)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啜泣\阔绰哺育\相辅相成B贮蓄\踌躇骸骨\骇人听闻C奥秘\执拗默契\锲而不舍D畸形\木屐憔悴\鞠躬尽瘁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的一项是()A.妒忌(dùjì)嗔视(chēn)遒劲(jìn)戛然而止(jiá)B.蓦然(mó)剽悍(piāohàn)悲怆(chuàng)怏怏不乐(yàng)C.庇荫(bìyìn)旺相(xiàng)告罄(qìng)叱咤风云(chìchà)D.眼睑(lián)亢奋(kàng)撺掇(cuānduo)胡骑(jì)3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那声音大概是横笛,wǎn()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选自鲁迅《社戏》(2)当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随风摇yè()的紫茉莉,就像一个含羞的姑娘默默地颔首——选自林清玄《紫茉莉》(3)昔者,共工与zhuān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4下列句子和原文不一致的是()A.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B.夜发平羌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D.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5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该书是清朝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B.《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这两篇古代神话故事,均选自西汉淮南王刘安撰写的《淮南子》一书。C.《社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篇文章都出自鲁迅先生笔下,都写了“我”的童年生活,洋溢着清新自然的气息。不同的是前者是小说,后者是散文。D.《华南虎》中的这只虎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诗人借虎喻人,赞美不屈的灵魂和挣脱禁锢、向往自由的顽强斗争精神。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父爱无疆,爱得忘我无私,爱得天经地义。父爱犹如那幽幽芳香,沁人心脾。B在学习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寻的,要有一股韧劲,如果遇到一点困难就畏缩不前,半途而废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C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110米栏比赛中,刘翔在家乡父老面前首当其冲越过终点。D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7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也许我们不能复制林书豪的成功,但是他的梦想、他的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C.在物价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2013年我国在稳定经济增速的同时,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D在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珠海排57位,是竞争力提升最快的50个城市之一。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A.会宾客大宴(会意)众妙毕备(全、都)B.妇抚儿乳(喂奶)夸父与日逐走(跑)C.恐前后受其敌(敌人)犬坐于前(像狗一样)D.屠暴起(暴怒)狼亦黠矣(狡猾)9下面加括号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A、但(当)涉猎门(当)户对B、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C、见(往事)耳(往事)不堪回首D、非(复)吴下阿蒙(复)到舅家问焉10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B策勋十二转,赏赐千百强。C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1翻译下列句子:(1)当窗理云鬓,对镜萜花黄。(互文)(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2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宋神宗赐名。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B.《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C.《伟大的悲剧》以时间顺序为线索,讲述了1912年斯科特一行5人,在从南极点返回途中不幸遇难的过程。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人,他在散文和小说方面成就很大。D.《峨眉山月歌》这首诗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巧妙,不着痕迹。此诗为诗人出蜀途中所作,全诗意境清朗秀美,景致自然天成。13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选自《列子·汤问》)(1)解释加括号的词语a.欲追日(影)__________b.(赴)饮河、渭___________(2)翻译: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列子·汤问》将《山海经》中的“弃其杖,化为邓林”改为“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是否妥当?为什么?14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