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的全部内容。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它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依托,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专业对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效益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高等教育自身改革的需要,科学规划专业结构体系,有计划的做好专业建设工作势在必行。根据软件学院发展战略和定位,为了逐步落实专业建设规划,拓宽专业口径,优化专业资源,突出专业特色,进一步加强学院教学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2011—2015年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一、专业现状分析(一)专业特点及国内发展现状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今天,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也是各国争夺科技、经济、军事主导权和制高点的战略性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家信息化建设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软件产业是21世纪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已成为发达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世界各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目前,我国软件高级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如何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已经成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当务之急.在中国,国内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每年高达80万人,而院校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还很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的极度短缺.尽快培养起适合信息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已经成为信息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二)专业建设基础软件工程专业是软件学院新办专业,自2007年招生以来,共有2届毕业生。2011年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被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7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35位,在读博士3位。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软件工程专业现有实验室28个(计算机软件实验室),共有实验设备1400余台套。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1.指导思想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精神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框架,以教育部“卓越计划”和CDIO工程教育为办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革,努力创新;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课程群建设为主线,探索新的工程化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南阳,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深化校企合作,规范各项管理,全面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能力。2.基本思路根据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结合IT行业技术更新快、逻辑思维强、团队合作强等特点,培育和逐步形成软件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制定以下专业建设基本思路,为有效开展专业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1)专业规模适度发展,年招生量约600~800人.(2)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CDIO的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面向软件工程专业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实现从以知识为本位到以能力为导向的转变。(3)坚持“2+1+1”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软件开发场景、管理制度、竞争压力、团队协作等环境之中,以培养学生软件开发、团队合作以及项目管理的能力.(4)采取“稳定、培养、引进”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与科研水平。(5)按照工程素质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基本思路,对实践教学的各环节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三段式(基础、专业和岗位)实践教学新体系。(6)探索适合本专业的新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实现教与学角色的转换。要求教师从“教导型”向“引导型”转换,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7)利用该专业与国际知名IT企业的合作,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