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焦点:“国五条”细则月底将出?(2).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两会焦点:“国五条”细则月底将出?(2).doc

两会焦点:“国五条”细则月底将出?(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网址:HYPERLINK"http://jl.offcn.com"http://jl.offcn.com企业QQ:800043101论坛:HYPERLINK"http://jlbbs.offcn.com"http://jlbbs.offcn.com两会焦点:“国五条”细则月底将出?(2)HYPERLINK"http://jl.offcn.com/html/2012/09/14272.html"中公教育官方微信微信号:lingoffcn二维码:新浪微博HYPERLINK"http://e.weibo.com/318175557"@吉林中公教育两会焦点:“国五条”细则月底将出?(2)针对“国五条”细则会“误伤”改善性需求和刚性需求的担忧,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前天表示:“(如果‘国五条’细则)执行起来发现问题,会有保护措施。”对此,专家表示,此次调控将突出地区的差异化,应该会涉及对刚性需求的保护措施。政策进展地方细则将在月底出台齐骥说,楼市调控细则实际已包含在五条措施中,但还需各地方政府“翻译”成可操作的具体条款。另外,各地方政府需要制定并发布当地房价调控目标。他透露,地方细则出台时间为3月底。齐骥表示,各地出台实施细则,都要以“国五条”为准,不存在房价上涨过快城市先出台、上涨相对较慢城市后出台的问题。对于全国住房信息联网的进展问题,齐骥表示,40个城市的住房信息联网已经完成,今年将有更多城市加入。市场反应购房者担心增税变成本从市场反应看,购房者担心增税后增加购房成本,因此在细则出台的第二天,多地出现“突击抢房”现象。中指院数据显示,在2月25日到3月3日的一周内,九成以上城市月周均成交同比上升。重点城市中,除苏州周均成交同比下降外,其余城市均上升。值得注意的是,仅3月2日一天,北京二手房网签量突破千套,达到1059套,创下休息日最高交易纪录。中原地产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这是抢搭“政策末班车”。从影响看,多位专家表示,由于供求不平衡,购房者多处于“弱势”一方,多增加的交易税负或转嫁购房者,刚性需求可能被“误伤”。分析意见持有房产年限挂钩税率“20%个税政策的实施细则应该尽早清晰化。”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表示,对刚需、改善性需求的购房者应该实行“定向宽松”,不同城市附加上不同政策,避免在楼市调控中“误伤”刚需。例如,过去房产持有超过5年免按20%税率征收个税,但现在有没有类似的时间界限,应该做出一定的量化。“20%交易税是中央层面的原则方向。”住建部政研中心综合研究处处长赵路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个人认为,地方版细则将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规定,例如,对房改房、经适房、改善性住房等税收政策具体细化。张大伟也认为,地方细则可能会有部分豁免,之前个人唯一一套住房超过5年出让可减免所得税,这一条款在地方细则中可能得以延续。赵路兴指出,“国五条”的根本目的在于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对于刚需与改善性需求影响并不大。他认为,地方细则将由各个城市针对自身情况进行定夺,必须严格执行的可能是一线城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房价涨幅较大的城市,而市场本就不活跃的三四线城市则可自行选择。因此,此次调控将更加突出地区差异化。张大伟也认为,“国五条”对于改善性需求影响不大,不存在“误伤”之说,“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将在地方细则落地后显现,从目前来看,其影响至少延续3个月,买卖双方的博弈将使得量价齐涨现象停滞。”(京华时报)厉以宁谈“国五条”:未来房价或将先升后降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今日对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表示,“国五条”效果恐难立竿见影,实施前期可能会加剧楼市的炒作。两会前夕,房地产调控“国五条”实施细则颁布,除加强问责考核、监督约谈,在限购环节提高了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外,更是在限售环节祭出狠招:出售自有住房将按转让所得20%征税。厉以宁在谈及上述政策时对记者称,从总体上看,“国五条”是希望把房价降下来,但前期效果恐难立竿见影。“因为很多人对政策不理解,会产生很多猜测,所以(房价)可能先往上走一点,然后再慢慢的下来。”厉以宁指出,只有把楼市的投资性需求去掉,使供求差距逐渐缩小,房价才会平稳。此外,厉以宁认为,在市场调节领域,要让房地产商拥有正常的利润,但在保障房领域,政府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使保障性住房能够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