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最好1.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5.4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最好1.ppt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最好1.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标要求:“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思考: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一、东北概况(范围、位置)1、气候条件——制约农业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暖温带劣势:由于热量不足,①种植农作物品种有限;②只能一年一熟,春播秋收;③春秋两季低温冷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④漫长的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2、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工作(农闲时间长)。2、地形、土壤:——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松嫩平原中西部黑土:大量枯枝落叶经历千百年后形成厚厚的腐殖质,黑土的有机质大约是黄土的10倍。3、社会经济条件1、关于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量和水利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两熟作物的需求B无霜期从南部的80天到北部的180天左右C东北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春旱的影响D气候条件制约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2、关于东北地区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北地区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1/3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C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D东北地区包括高原、山地、盆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3、关于社会经济条件对东北农业生产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劳动力缺乏,人均耕地少B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C与周边国家相比,东北地区在农业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有明显优势D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业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4、东北农业的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①土地资源优势②森林资源优势③矿产资源优势④地理区位优势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5、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数量上的优势是()①耕地总面积、人均面积、每一农业劳力担负耕地面积都较大②宜农荒地全国最多,扩大耕地面积潜力较大③主要为黑土、黑钙土,土壤肥沃④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三、农业布局特点:三河马、三河牛——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东北红牛——松嫩平原西部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1、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原因是()A地形多种多样B气候条件的制约C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D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2、水稻多种植在()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B松嫩平原C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D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突出特点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突出特点商品粮基地建设总结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北大仓”即将变成“北大荒”仅黑龙江省每年因水土流失就减产粮食20亿至40亿公斤1、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2、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3、开垦沼泽地,破坏了湿地环境4、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5、黑土流失严重思考:东北农业将何去何从?②湿地破坏—沼泽地→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原因:因过垦滥垦而破坏严重措施:加强保护;禁垦;退耕还林、还草、还湿①黑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因为过度开垦黑土,破坏自然环境;加之降水集中,多暴雨.区域农业发展研究方法案例探究: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案例探究:新疆农业《过程与方法评价》P66页人参、貂皮、乌拉草呼伦贝尔草原北方旱地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