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上《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七上《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重点难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2、课前学生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资料,依据课文内容设计一篇导游词。3、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悟、研读赏析2~5小节。〖教学设计〗一、整体感悟1、导人新课: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板书课题,济南两字写大,突出一下。)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1、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2、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写水是从什么角度写的?3、第1小节与第2、4、5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4、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5、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四人小组讨论。)明确:(2、3、4、略)1、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5、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课堂小结: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二、研读赏析1、研读第2~5小节: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四人小组讨论)⑴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⑵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⑶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后明确)明确:⑴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一淡雅。水色──绿。⑵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⑶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重点研读: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品味语言;拓展延伸:设计济南的导游词。2、重点研读:第3小节和第5小节。一、问题1、第3小节和第5小节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2、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3、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写得好?明确:1、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2、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3、比喻、拟人句。(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4、(过渡)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讨论明确:⑴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⑵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巴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答案参考教参第104页)二、体验反思提问: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明确:1、细致观察2、抓住特征3、安排顺序(角度)4、运用修辞5、情景交融三、拓展延伸1、比较《春》和《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的异同:明确: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春》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2、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此题是让学生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以“济南的冬天”一文为参照,介绍冬季的美景、设计行程。)应先介绍济南的历史、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与其有联系的几位名人(李清照、辛弃疾等)。游览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介绍冬景。四、布置作业1、写作练习:写故乡的冬天,抓住景物的特征。2、比较阅读:读郁达夫《故都的秋》。(比较在感情、写法、语言等方面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