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驿路梨花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驿路梨花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驿路梨花教案1教学目的1、学习本篇顺叙故事波澜起伏、运用插叙表明原委和间接描写物的写作方法。2、体会本篇巧妙标题的深刻含意。3、学习优秀人物的向雷锋学习。教学重点:目的1教学难点:目的2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兴趣学习古诗三分钟学习二、检查字词预习情况注音解释听写三、课文学习(一)解题1、看注释,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了我们什么?2、题目是一个什么词组?作者写的重心在哪一个词上?3、找出文章中描写梨花的句子。4、这篇文章真的是写自然界那开满枝头、洁白美丽的梨花吗?5、这篇文章的体裁是小说,按照小说的写作特点,如果哈尼梨花是本文写的主人公的话,那她出场了吗?6、实际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可不可以称为梨花呢?7、要解开这个谜,看来需要弄清楚文章究竟在写什么?(二)阅读,熟悉课文,配合朗读1、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2、请大家以小屋为线索划分归纳文章段落3、全文写作以什么为序4、全文是否用了其它的写作顺序5、哪些段落是插叙(三)分层学习1、学生朗读,复述“我们”是怎样发现小屋的?2、小说又是怎样开头的?回忆原来我们学过的小说是否有同样的开头法?你认为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这样描写山峦,表明时间,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小屋的出现作好铺垫3、景是静止不动的,但人有感情,我们可以赋予它生命,你认为作者彭荆风是否把这景写活了,何以见得?4、“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是一个什么句?有什么作用?四、作业我们从预习中知道,有一个叫梨花的姑娘出嫁前照顾小屋,我们假设,如果这个梨花姑娘回娘家特意来照顾小屋,在第二天早晨与我们相遇了,这篇文章的情节又将怎样发展呢?请从第27自然段末尾开始用自己的想法续写完,300字以上。第二课时一、字词复习二、课文学习“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让我们也随着老余的电筒去看一看。读课文。(一)第12自然段的学习1、阅读、词组2、房子的主人是谁呢?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猜测,不敢肯定。(二)瑶族老人给我们讲了谁是房子的主人?1、分角色朗读2、梦中的梨花——虚写梨花主人真的是梨花吗?(三)房子真正的主人是谁?1、阅读2、找到了真正的'主人吗?(四)讨论这房子的真正主人是谁?建造、照顾房子的人。解放军——梨花姑娘——小姑娘——瑶族老人——我们——……问:现在让我们再倒过来看题目,题目中的梨花究竟有哪些含义?1、自然界的梨花2、哈尼姑娘梨花3、用美丽梨花象征的雷锋精神花美、人美、雷锋精神更美象这种运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文章你学过吗?请举例。(《小橘灯》)问:那么“驿路梨花处处开”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引用陆游“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结尾,既照应题目,更表明“处处”都有这样美如梨花、助人为乐的小姑娘,学习雷锋之花开遍了神州大地,大大开拓了作品的境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五)学习对小屋的描写找出——朗读——评议(六)课后练习一学生按顺序简要复述三、课后练习四、自由讨论五、作业驿路梨花教案2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的1、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2、深入分析了文章的开头部分,体会了写梨花美景的作用3、学习西南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的精神。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步骤: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1、按学号说近来的见闻。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也要给予指点。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我国西南边陲是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驿路梨花》,讲述的就是西南少数民族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读完它,你会被那里的山水、人物所感染,你一定会深深地爱上它。板书标题、作者。简释标题,简介作者。见预习提示和注释①。三、快速阅读课文,标好段序,并划分文章的结构。(目标1)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划分层次。2、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抽查解答。(备学生)分段分层不必拘泥于统一答案,只要讲得有道理就行。第一部分(1-8)写我和老余正在焦急地赶路之时发现了小茅屋。第二部分(9--36)主要写小茅屋主人的热情周到,引发我们对小茅屋主人的猜想。第三部分(37)赞美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开遍神州大地。四、研读l8自然段。1.思考:文章开头交代了什么?先齐读第一部分,然后指名回答。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圈点有关词语,并作好点评。)2.另外,文章还描写了这里的环境。(目标2)写山:好大、起伏、一座挨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