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微粒的危害及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2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输液微粒的危害及学习PPT教案.pptx

输液微粒的危害及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输液微粒的危害及预防(一)微粒的种类(二)输液中微粒的来源生产过程中微粒污染在临床准备及操作时产生的微粒3、配液时环境对药液产生污染病房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尘埃、纤维、细菌和真菌,输液时可随进气管进入输液。在输液滴注40、60分钟后,病室输液中污染的微粒分别是实验室的601%、607%。4、操作人员违反临床输液和注射的无菌操作规程,也会对药液产生污染。输液和注射器具可引入微粒污染添加药物产生的微粒污染放置时间和存储条件对药液的影响(三)输液微粒的危害血管栓塞较大微粒可直接使血管栓塞,引起局部阻塞和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产生水肿和炎症。血栓形成和静脉炎人体最小的血管直径约6~8um,微粒进入人体后,可随血液循环,引起血管内壁刺激损伤,使血管壁正常状态发生改变,变得不光滑,引起血小板粘着,形成血栓和静脉炎。肉芽肿形成当微粒侵入肺、脑、肾等组织内时,在吞噬细胞等炎症反应细胞包围下,形成肉芽肿,从而引起肺、脑、肾、眼等部位不同程度的供血不足,造成循环障碍,直到坏死。肉芽肿病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导致癌症。引起热源样反应大量微粒可引起热原样反应,有些异物可引起抗原作用,诱发炎症反应。经输液进入人体的微粒对人体的危害还取决于患者生理或病理状态。婴儿大于成人。老年病人、肿瘤病人、心脑血管病患者大于普通患者。(四)输液微粒污染的预防药液生产环节的控制药液配制过程中的控制操作要点操作要点采用正确的方法抽吸药液:抽药的空针一次性使用。主张抽吸时针头应置于安瓿的中部,安瓿不应倒置。向输液瓶内加药或注射时,应将针管垂直静止片刻。尽量减少液体瓶的摆动,这样会使瓶内的较大微粒平稳沉积于瓶口周围,以减少微粒进入人体内。4、避免加药时多次穿刺瓶塞液体中需加多种药物时,避免使用粗针头抽吸和在瓶塞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插入瓶塞一枚针头,抽吸药液时用另一枚针头,可减少瓶塞穿刺次数,以减少瓶塞微粒污染,液体中如发现有橡胶屑应禁止输入。5、建立药物配置中心,减少药物配置过程的污染。静脉输液过滤系统的应用(一)微粒的种类(二)输液中微粒的来源生产过程中微粒污染在临床准备及操作时产生的微粒血管栓塞较大微粒可直接使血管栓塞,引起局部阻塞和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产生水肿和炎症。血栓形成和静脉炎人体最小的血管直径约6~8um,微粒进入人体后,可随血液循环,引起血管内壁刺激损伤,使血管壁正常状态发生改变,变得不光滑,引起血小板粘着,形成血栓和静脉炎。4、避免加药时多次穿刺瓶塞液体中需加多种药物时,避免使用粗针头抽吸和在瓶塞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插入瓶塞一枚针头,抽吸药液时用另一枚针头,可减少瓶塞穿刺次数,以减少瓶塞微粒污染,液体中如发现有橡胶屑应禁止输入。5、建立药物配置中心,减少药物配置过程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