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Cup实物救援机器人研究——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RoboCup实物救援机器人研究——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docx

RoboCup实物救援机器人研究——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RoboCup实物救援机器人研究——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标题:RoboCup实物救援机器人研究——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本文以RoboCup救援机器人比赛为背景,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ROS的仿真系统。系统包含了仿真环境、仿真机器人和仿真传感器等模块,能够实现救援机器人的自主控制和协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进行算法研究和实物机器人的物理建模,以提高救援机器人的性能和鲁棒性。关键词:RoboCup;救援机器人;仿真系统;ROS;自主控制;协作一、研究背景及意义RoboCup是一个国际性的机器人科技比赛,旨在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中,实物救援机器人比赛是RoboCup的一项重要赛事,要求参赛机器人能够在模拟的自然灾害场景中执行救援任务,如搜索遇难者、扫除障碍物、运送物资等。这项比赛对机器人的自主控制、协作能力和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研究旨在设计并实现一套基于ROS的救援机器人仿真系统,能够为救援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支持。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包含完整的仿真环境和机器人模型,可进行多机器人协作和任务规划等研究;2.引入多种传感器和视觉算法,恰当地模拟复杂的现实环境和任务场景;3.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重用性,便于后续的算法改进和实物机器人测试。二、研究内容及方法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救援机器人仿真环境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建模、渲染、物理引擎等,实现仿真环境的可视化和物理模拟。2.救援机器人模型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底盘、传感器、执行器等,实现机器人的动态控制和数据通信。3.仿真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等,模拟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感知能力。4.单机器人的自主控制算法研究:如基于SLAM的地图构建和路径规划算法等。5.多机器人的协作算法研究:如基于分布式系统和协同控制的多机器人任务规划算法等。6.性能评估和实验验证。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1.基于ROS的模块化设计和实现。2.应用开源软件构建仿真环境和机器人模型,并通过自主设计和改进,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3.采用常用的机器人算法和模型,如SLAM、PID控制、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等,实现机器人的自主控制和协作。三、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救援机器人仿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包括仿真环境、机器人模型、传感器等组件。2.单机器人的自主控制算法和多机器人协作算法的研究,实现救援任务的有效执行和机器人组队的协调控制。3.在仿真环境下的性能评估和实验验证,展示系统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四、进度安排本研究的进度安排如下表所示:|任务|时间节点||---|---||仿真环境设计|第1-2个月||机器人模型实现|第3-4个月||传感器设计与实现|第5-6个月||单机器人算法研究|第7-8个月||多机器人算法研究|第9-10个月||系统性能评估和实验验证|第11-12个月|五、参考文献[1]B.Gerkey,R.Vaughan,andA.Howard,“ThePlayer/Stageproject:Toolsformulti-robotanddistributedsensorsystems,”inProceedingsofthe11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dvancedRobotics,2003.[2]D.Kriedemann,H.Laue,M.Janek,andR.Dillmann,“A3Dsimulatedurbansearchandrescuecompetitionenvironmentformid-sizeleggedrobots,”inProceedingsofthe9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DistributedAutonomousRoboticSystems,2008.[3]R.Murrieta-Cid,E.Sucar,andJ.Hernandez,“Amulti-agentsystemforurbansearchandrescue,”inProceedingsofthe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RoboticsandAutomation,2010.[4]J.Han,J.Park,Y.Choi,andH.Kim,“Real-timeobstacleavoidanceformobilerobotsusinglaserrangefinder,”inProceedingsofthe9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trol,AutomationandSystems,2009.[5]K.Nagatani,T.Yoshim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