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黄山奇石》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山奇石》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黄山奇石》教案1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练习有感情读文。教学难点: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像创造性地练习说话。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激趣导人1、出示黄山风景图片: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小作者去欣赏黄山的奇石吧。2、师范读,小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板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谈琴。二、采取自主、合作的方法探究黄山奇石的神奇1、先自主学习,要求:a、选择一块自己最喜欢的奇石,找一找课文哪一段写了这块奇石,并读一读。b,图文对照,说说这块奇石的“神奇”之处,并用“——”划出描写巨石样子的句子。2、再合作学习,四人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随机学习课文。图展示猴子观海的样子:(1)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2)演一演,评议。(3)还有什么补充吗?如:“陡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陡峭的山峰上?为什么是翻滚的云海?(4)想象说话:几年来,这只神奇的.石猴为什么一动不动呢?它仿佛在想什么?(5)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你们喜欢吗?齐读图展示仙人指路:(1)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板书:站伸指(2)想象说话:这位仙人仿佛会说什么?(3)课文并列地写了“猴子观海”和“仙人指路”两个内容。我们说一段话里,有时并列地写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这样的段式叫()。那么文中用什么句子把这两个内容连接起来的呢?请用“~~~”划出连接句。(4)指名说(5)朗读第二段,一生读“猴子观海”,一生读“仙人指路”,其余齐读连接句。仙桃石:1、指名汇报,插问:这里的“恰好”是什么意思?“落”还可换成什么词?哪个更好?2、想象这个大桃子是怎么来的?图展示金鸡叫天都:1、哪里是天都,哪里是金鸡?2、它奇特在哪里?指名说3、课文第三段并列地写了哪两个内容?同桌分读——男女分读三、拓展思维,在延伸训练中领会黄山的神奇风光1、课文哪一段介绍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读读比一比,这段的写法与前面几段相比有什么不同?(样子名字)2、“奇形怪状”是什么意思?你搜集了哪些奇石?3、你能把这些奇石介绍给大家吗?4、选择一块奇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一画,或模仿课文写一写,也可以给收集到的奇石图片取名字,当小导游演一演------。四、总结全文同学们,今天黄山之行愉快吗?你有什么感受?黄山四绝今天我们欣赏了奇石,还有奇松、温泉、云海等,收集资料感受其秀丽神奇。黄山奇石猴子观海抱蹲望仙人指路站伸指仙桃石飞落金鸡叫天都伸对叫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狮子抢球------《黄山奇石》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理解重点词语,积累词汇,渗透写作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朗读、说话、交际能力。3、习惯目标:培养学生自学习惯,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4、德育(情感)目标: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在朗读中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之处。2、有些词语如“闻名中外”“秀丽神奇”“翻滚的云海”“尤其”要通过各种方式重点理解。教学难点:1、“翻滚的云海”由于平时很难看到,所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2、第五自然段中“巨石怎样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是教学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激情引趣。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风景特别优美的地方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吗?这个地方就是——黄山(师板书:黄山)对于黄山你都知道些什么?(生自由答)有去过黄山的吗?多数同学都没去过,教师也没去过。但老师这里有一段黄山的录像片,你们想看看吗?(放录像)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各抒己见)2、揭题、解题师:提到黄山,就不得不说一说那里的石头,这节课我们就来观赏一下那里的奇石(板书“奇石”)齐读课题。师:“奇石”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到底那里的石头神奇在哪儿,相信同学们学完这节课都会找到答案的。二、讲读课文(一)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看图,想想这四幅图都和课文中的哪一段相对应?学生自由读后,汇报。如果第四幅图出现争议,要留到一会再讨论)。(二)分段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