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高考复读吗.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应该高考复读吗.doc

应该高考复读吗.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应该高考复读吗2012年高考各省市调档分数线已成定局,填报志愿工作已经结束,高考录取进入了日程。高考的另一个热点问题——高考复读日渐升温,有些考生、考生家长问:“高考复读好不好?”还有的家长对我说:“花那么多钱,再耽误一年,值吗?”也有一些考生和家长毫不犹豫地报名交费,下定决心复读一年。一些专家则认为复读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有个大学、有个专业就应当报到上学。一、落榜生肯定有一部分要复读的,北京的录取率已经达到74%左右,但还是有26%左右没有学上。普通高中毕业生与职高、中专、技校学生比较,缺少一技之长,就业更加困难,复读自然是首选。二、复读是一种社会现象复读是一种社会现象,进入90年代后,随着录取率逐步提高,随着国民对教育认识的提高,随着国民对教育需求的提高,要求复读的考生不但包括落榜生,还包括一些对院校梯度档次不满意的考生,比如对大专、高职不满足,要读大学本科;有的对三本、二本不满足要读重点大学;还有个别考生一定要读名牌大学,这样“复读生”的概念应运而生,“复读生”的内含与外延进一步得到了扩展。复读不是中国教育特有的社会现象,国外、特别是东亚国家,一样存在着复读热。韩国几所民办复读教育机构,有“高丽学院”、“韩松教育集团”、“锺路学院”。以“锺路学院”为例,这是个复读连锁模式机构,规模很大,独立校舍,设备先进,专职教师平均年龄43岁,一水儿汉城大学毕业生、绝大多数是男教师。复读生70%为汉城籍,30%来自农村、山区,其中女生占35%左右,80%学生走读,20%学生住校。复读生的目标首选汉城大学,现在叫首尔大学,专业以学医为热。复读生中以复读一年的为主,复读两年的占10%。复读效果是这样的:80%的学生成绩上升,10%的学生成绩持平,也还有10%的学生成绩下降,我以为这种状况完全符合教育的规律,都上升是不可能的,做不到的,有升有降才是教育。三、对复读生要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包容,多一点引导复读现象是一种教育社会现象,是否选择复读是考生的个体行为,不能以正确、错误划分,不能以好和不好区分。每一个考生对复读的抉择背景是不一样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包容。包容不是听之任之,要多加引导,帮助考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896年,爱因斯坦第一次考学,数学未达标,他补了一年,第二年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也许这就是“相对论“产生的必然过程。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也是经过几次复读最终实现了北大外语系的梦想,之后”新东方“才破土而出,否则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辈子在江苏农村务农了,他十分感谢他的母亲,是他母亲引导他走上复读之路。我举这两个例子不是要说复读就对,人各有志,不能强勉,一定要引导,比如复读有风险,高分复读风险更大,一定要给考生讲清楚;再比如复读一年就是要再吃苦一年,也要让复读生考虑周全;还有复读生产生的心理压力要比应届生大,让复读生自己判断是否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等等。今年复读班一个学生入学时成绩才298分,不属于招生范围,一位老教师看孩子不错,破例收下了,今年高考达到459分,提高161分,连跨三级达到了二本分数线,他还要继续复读,他说他找到了读书的感觉,我就劝他有个二本上应该差不多了,再复读还要继续承担风险,我和他母亲都是这个意见要求他认真考虑。在复读生招生过程中对心态不好的考生,考试过程中压力过大的考生我都会引导他们理性思考,我对家长建议是多引导,多讨论,多思考,让孩子自己选择,对于个别受家长之命复读的,我持反对态度。高考失利,考生已经很痛苦,而选择复读过程又是一次痛苦的抉择,所以对复读生要理解、要包容、要引导,复读生自己要理性思考,一旦选择了就无怨无悔、坚忍不拔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