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企业所得税法》框架一、当前企业所得税管理值得重视的问题(一)从企业自身发展来看,纳税人的税法遵从意识差,“严征管”要求难实现。纳税人税法遵从意识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人员素质低,造成申报不实。相当部分企业会计人员对税收政策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不了解,不能熟练掌握企业所得税的计算、申报和缴纳业务。二是企业核算不实,诚信缺失。目前,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账簿建而不全,核算混乱,难以查实,甚至部分业主用编制两套账及提供虚假记账凭证的方式,来隐藏企业财务核算真实问题,获取不正当的利益。如在实际征管中,一些企业业主根据税务机关征管松紧程度来人为调控盈亏以逃避打击。在新《企业所得税法》框架下,纳税人较差的遵从意识,给税务机关对企业实现“严征管”增加了难度。(二)从对企业所得税日常管理来看:1、征管力量配备不足。一是虽然企业所得税纳税人逐年增多,但基层一线的税收管理人员并没有相应得到充实,致使企业所得税管理处于应付状态,工作质量难以保障。二是人员素质难以适应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要求。由于企业所得税具有政策性强且变化快、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联系紧密、纳税检查内容多、工作量大等特点,部分税务人员还不能适应管理工作的要求,比较全面掌握所得税政策、能熟练进行日常管理和稽查的业务骨干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所得税的征管力度。2、信息化应用水平相对滞后。一是所得税管理业务没有全部纳入CTAIS管理,不能为专业化税收征管提供信息保障;国税、地税、银行、工商等部门联接的全国性信息网络未建立,纳税人生产经营信息传递渠道单一、滞后,其生产经营、资金流变化没能得到有效监控。二是所得税征收、管理环节人工操作繁多:一方面对纳税人申报表的审核手段落后。多年来,对所得税申报表的审核全部依靠人工进行,税务人员对申报表的审核绝大多数是就表审表,只要逻辑关系正确就认定企业申报没有问题,且审核一直以人工方式进行,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是管理环节中对所得税检查方式落后,没有针对性。管理人员进行专项检查时,检查对象的选择也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没有科学的方法甄别纳税人当年或以前年度所得税申报的真实性,从而不能进一步对可能存在问题的纳税人进行针对性的检查。3、日常监控不到位。一是纳税评估工作流于形式。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在税收征管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职责落实不到位、企业前期指标峰值体系数据采集困难,评估方法过于简单,造成评估质量不高等问题,使得纳税评估工作在所得税管理中可有可无。二是征管基础弱化。在所得税税源管理过程中,往往不以税源构成、区域特色、管理重点为划分标准,而是主观地以实现税收的多少将纳税人划分为重点税源和非重点税源,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非重点户”和一些重点行业和重要部位的管理,弱化征管基础。三是非增值税企业的所得税管理需要加强。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但目前,在对企业所得税的管理上,常常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缴纳增值税的企业上面,对于缴纳营业税的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饮食服务、娱乐、房地产企业以及其它取得收入的组织却疏于管理,从而造成漏征漏管现象。四是在税源管理手段上,以登记代管理、以征代管,以查代管的现象时有发生。征、管、查职责不清、衔接不严密,税收稽查的威力被弱化。4、国税、地税征管权限划分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与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相适应,国家税务总局分别以国税发[2002]8号、国税发[2002]120号、国税发[2003]76号对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的所得税征管范围进行了调整和明确,但由于国税、地税两部门的具体征管措施、对税收政策的理解程度、执法力度、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对纳税人的重复征管、漏征漏管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其一。其二,由于各地的税收收入状况各有不同,导致对企业所得税的管理有紧有松,致使同一地区、同一行业纳税人所得税负担轻重不一,公平税负原则更加难以体现。其三,干部的责任心也在长期税收征管权之争的“内耗”中消磨淡化,使得现行的执法责任追究无法全面落到实处。其四,就税收政策本身而言,在新《企业所得税法》框架下,统一的税收政策却分属两个部门落实也必然削弱企业所得税对经济的内在稳定器作用,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发挥。5、反避税工作面临更多挑战。一是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随着税收优惠减少,外资企业的避税动机可能会更强,尤其可能会利用税收优惠过渡期避税;二是税务机关除了要对原有的转让定价避税行为进行审计调整外还必须对资本弱化、避税地避税、成本分摊的合理性等进行审计调整;三是随着反避税法制的完善,提出预约定价的企业的数量必然增加。因此,税务机关的工作量和工作内容将大幅度增加,对税务干部的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