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玩鉴定专家唐传庆.pdf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9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上海古玩鉴定专家唐传庆.pdf

上海古玩鉴定专家唐传庆.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上海古玩鉴定专家唐传庆上海芸轩古玩鉴定专家——唐传庆简介一、基本信息唐传庆,大学学历,军人出身,历经24年的军旅生涯,转业后从事公务员职业。现由上海古玩鉴定中心——芸轩艺术聘请为坐堂专家,资深收藏鉴赏家,从事业余收藏“实战”与研究20余年。收藏与研究的主项是玉器、翡翠、陶瓷和青铜器。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玉委会会员、杨伯达师生联谊会会员、中国民族艺术委员会会员、国家“职业翠玉鉴定师”、国家“职业艺术品鉴定师”、上海芸轩投资有限公司坐堂鉴定专家、曾应邀赴韩国参加民间鉴宝活动等。二、个人收藏经历从90年代初逐步步入学自己想学的,做自己想做的,玩自己想玩的,随心所欲,收藏与研究的业余爱好之路。可谓是“上帝为我关上了一扇门,同时又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收藏与研究的主要成果:收藏拥有较为丰厚的个人藏品,其中不乏精、珍、稀级别的藏品。有的藏品曾入选“第二届中国收藏文化高峰论坛”《海峡两岸交流展》和《海峡两岸民间收藏交流展》集粹。先后撰写收藏与鉴定辨伪的心得感悟等文章100余篇。主要代表作有《乘物游心、感悟收藏》,《和田玉料的古玉是收藏之首选》,《我对古玉基本规律与特征的研究和感悟》,《我对古玉“附着物”的研究与发现》,《翡翠的收藏与投资》,《我鉴定翡翠的实用要诀》,《我鉴定陶瓷器的实用要诀》,《我鉴定青铜器的实用要诀》,《我鉴定佛造像的实用要诀》,《诗情画意感言元青花》,《对元青花的观赏随笔》等。其中《乘物游心、感悟收藏》,《和田玉料的古玉是收藏之首选》两篇论文,于2009年9月20日,经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专家评审组评审,入选了第二届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学术研讨会,并编入《盛世收藏经典—第二届中国收藏文化论坛文集》,并应邀出席了本届论坛。有的先后应约被相关报纸杂志刊载。三、艺术建树《我对古玉“附着物”现象的一个新发现》,刊登于《中国收藏家通讯》2010年第2期。《翡翠的收藏与投资》访谈,刊登于上海收藏报。《收藏古玉先识和田料》,于2011年4月7日刊登在民革中央主办的《团结报》上。《翡翠的收藏与投资》,于2011年5月5日刊登在民革中央主办的《团结报》的《文史长廊.史藏》头条。《古玉“附着物”浅议》,于2011年7月14日刊登在民革中央主办的《团结报》的《文史周刊》头条等。四、大师荣誉曾接受中国文物网专题访谈,访谈录于2010年1月25日,以“精品至上——非和田料古玉不藏的收藏家唐传庆访谈”为题,登录在中国文物网“藏家传奇”栏目,大河网“收藏.人物”专栏等也陆续转载。收藏理念:重材质,追求精品至上。特别在玉器收藏方面,追求非和田玉料的古玉不收藏,和田玉料的古玉器是收藏之首选的目标。鉴定辨伪理念:认为最好的老师当属无声胜有声的开门藏品;最好的专家是“比较”、“鉴别”和“货比货”;最好的方式是“曝光”和“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忌孤芳自赏和敝帚自珍;最根本的方法和途径是通过现象看本质,循规律抓特征;最尊崇的是那些既有收藏“实战”经历和经验,又拥有丰厚开门藏品,既有对藏品“以身体之”和“以血验之”的真切感悟,又有拿自己的“实战”经历经验和藏品说事的“实战”派收藏鉴赏家。收藏与鉴赏的信条和论点:坚信并坚持规律不可违背,自然不可抗拒,时间不容造假,态变无法掩饰,人造无法胜过神造,真东西会说话,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的前提。由于时过境迁,古器物所承载着的时代神韵、信息、符号可仿不可复;由于空前绝后,古器物的时代工艺可仿不可复;由于资源枯竭,古器物的材质可仿不可复;由于物质运动规律的必然,古器物的自然衰变、老化、老态、老气和老相无法抗拒和掩饰,可仿不可复;由于自然的神圣,古器物的自然属性可仿不可复;由于时代历史的不可逆转,过去时代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切事物永远成为了过去,过去的事物可仿不可复。所谓“假能乱真”一说,只能相对于人的认识能力而言,而不是相对于复制而言。鉴赏与研究的重点课题和主攻方向:扬长避短,走适合于自己的实用鉴赏之路。以唯物、辩证和动态的思维方法,致力于古器物的材质、痕迹、衰变、态变、熟变、古气、老气、氧化、次生、包浆、皮壳、附着物等,那些既符合自然规律、时代背景和历史框架,而又无法企及的特征和要素的研究,潜心探索和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简化、实用、独到的鉴定辨伪“门道”、“神道”、“杀手锏”和“切入点”,擅长从宏观和微观的鉴定辨伪要素中,抓关键、化繁为简、识禁区、寻破绽、点死穴。从事艺术品鉴定服务的自约行为准则是:严守道德和诚信底线,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践行“阳光”鉴定,不参与市场行为,不从事“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不良鉴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