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育才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导学案.doc
上传人:是飞****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黑龙江省大庆市育才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导学案.doc

黑龙江省大庆市育才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导学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总课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总课时第10课时课题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根据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熟练操作,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个点瞬时速度。2、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掌握画图像的一般方法,并进行阐述。教学重点1.由实验数据得出v-t图象。2.由v-t图象得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1.实验探究过程注意事项。2.实验数据的处理。学法指导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精讲精练、教学准备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钩码、细线、刻度尺教学设想预习导学→合作探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典型例题分析→巩固知识→达标提升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补充内容或错题订正任务一预习导学1、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2、瞬时速度的测量:时间比较短时,可用纸带上与待测点相邻的两点的平均速度来表示待测点的瞬时速度。3、用v-t图象进行实验数据分析。任务二合作探究一、课前预习本节实验的实验器材有:。正确的实验过程是: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连接好电路。把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面挂上合适的,放手后看,然后把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车后面。把小车停在处,先,然后,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换上纸带,重复实验3次。增减所挂的钩码,或在小车上放置重物,再做两次实验,每次实验打3条纸带。为了仪器的安全,实验时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碰撞,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纸带的选取原则。如何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每相邻两个计数点是的时间间隔是;如何测量出纸带上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写出操作方法。作速度—时间图象。严格按实验数据描点,根据点的分布定分析速度的变化特点。用一条来坐标系中描出的点。(交流与讨论):问题1:如何探究得到小车在砝码拉动下在平直的长木板上运动,纸带上打出的点与点的间隔距离近似相等,那么小车做什么运动?问题2:在探究小车带动纸带运动时,纸带上的点与点间的距离不等,那么小车做什么运动?典型例题分析例1、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下列步骤的代号填在横线上。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断开电源,取出纸带。例2、在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表。计数点序号123456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0.100.200.300.400.500.60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44.062.081.0100.0110.0168.0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根据任意两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速度—时间图象,量出其倾角,同公式求出加速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算出加速度。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任务三达标提升火车沿长直坡路向下行驶。开始时速度表上的读数是54km/h,以后每5秒读取一次数据,见下表时间t(m/s)051015202530速度v(km/h)54596570768186速度v(m/s)(1)在表中填写以米为单位表示的速度。(2)建立v—t坐标系(v单位用米每秒),描出与表中各对应时刻速度对应的点。(3)作出表示列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这是一条什么曲线?为了研究实验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规律,把打点计时器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拖动纸带运动,纸带上打出的点如下图所示。(1)某同学用以下方法绘制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先把纸带每隔0.1秒剪断,得到若干短纸条。再把这些纸条并排贴在一张纸上,使这些纸箱下端对齐,作为时间坐标轴,标出时间。最后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于是得到v—t图象。请你按以上办法(用一张薄纸压在图上,复制得到纸带)绘制这个图象。(2)这样做有道理吗?说说你的看法。
立即下载